11月4日,半导体产业链震荡反弹,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持续拉升,截至发稿涨2.15%,标的指数中证半导年内涨幅超过52%。
成份股方面,中微公司涨超6%,拓荆科技、华海清科涨超4%,寒武纪、芯源微、沪硅产业、中芯国际、盛美上海、海光信息、北方华创等多股走强。
消息面上,据经济参考报,随着A股2025年三季报披露落下帷幕,半导体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除华虹公司、中芯国际两家“A+H”上市公司将于11月初披露三季度业绩外,截至10月31日,以申万行业分类,A股共有164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07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包括扭亏为盈公司),占比65.24%。从算力芯片设计到存储,再到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AI“含金量”成为衡量业绩的核心标准之一。A股相关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普遍亮眼,多数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印证了新一轮由AI开启的景气周期正加速到来。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等上/中游产业链公司,指数两高特征突出。成份股集中度高:前五大权重占比超55%,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近78%,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分布集中度高:该指数更侧重上/中游设备、材料、设计等,合计占比约90%。从产业链角度看,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国产创新空间广阔,持续受到市场重视和产业政策支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最近4个交易日(10.29-11.3)已累积获得资金净流入近1.26亿元。
展望2026年,银河证券指出,预计国内存储厂商将为晶圆厂资本支出贡献主要增量,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目前AI整体需求依然强劲,Trendforce预计2026年全球八大CSP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将同比增长24%至5200亿美元,有望带动算力芯片需求,国产化空间广阔。
东吴证券认为,长存三期、长鑫存储两大存储FAB加速新产能扩张,寒武纪和海光最新财报当中的营业收入和出货量也侧面反映了中芯国际先进逻辑产能的良率正在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国产半导体设备自身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6年有望开启确定性强的扩产周期,设备全行业订单增速或超过30%,有望达到5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