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曾经的《快乐大本营》台柱子,在离开湖南卫视的三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他在最新一期《再见爱人》节目中坦言,这几年过得并不顺遂,接不到像样的工作,只能零星参加一些网络综艺录制。
一个在巅峰时期能主持春晚的顶级主持人,离开平台后竟然会陷入如此境地,这件事值得每个职场人深思。
![]()
李维嘉的遭遇不是个例,一位前腾讯设计师,今年9月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离职创业的经历。
在腾讯工作时,她负责的项目动辄几千万用户,每次提案都能顺利通过。
离职后自己开工作室,接的第一个项目是帮一家餐饮品牌做VI设计,报价被客户砍了三轮,最后还因为"风格不符合要求"被退稿。
![]()
她说:"在大厂时觉得自己是设计大神,出来才知道,客户看中的从来不是我的设计能力,而是腾讯这块招牌。"
这些真实案例印证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个人能力,其实是平台赋予的光环。
岳云鹏的故事更具代表性,2019年前后,他凭借《五环之歌》彻底出圈,片约不断,商演价格水涨船高。
那段时间,岳云鹏确实有些飘了。
据德云社内部人士透露,他甚至开始对师父郭德纲安排的演出顺序有意见,觉得自己名气大了,应该获得更多话语权。
![]()
郭德纲当时说的那番话,现在看来字字珠玑。
他直接点破:"中戏北电那么多科班出身的演员找不到活干,剧组为什么找你?不是因为你演技好,是因为你在德云社。你在面馆卖炸酱面的时候,怎么没人找你拍戏?"
这番话让岳云鹏彻底清醒,今年10月接受采访时,他主动提起这段往事,承认当年确实太膨胀了。
"现在回想起来,师父说得对。离开德云社这个平台,我可能连当初的岳云鹏都不是。"
类似的教训,在娱乐圈并不少见。
![]()
今年7月,某选秀节目出道的偶像组合宣布解散,成员们各自发展。
其中一位成员在组合时期有200万粉丝,解散后发的第一条微博,点赞数只有不到2000。
评论区有粉丝直言:"你们以为自己红了,其实红的是组合,不是你们任何一个人。"
当然,也有人离开平台后活得更好,今年9月,前华为工程师张凯的创业公司完成B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华为工作的8年,从来没把平台资源当成自己的本事。
![]()
张凯的做法很简单:在华为期间,他把每个项目都当成修炼场。
别人下班就走,他主动加班研究技术难题;别人只完成分内工作,他主动承担额外任务。"我很清楚,华为给我的是平台和机会,但技术必须变成自己的。"
离职创业后,他带着在华为积累的真本事,迅速在行业站稳脚跟。
今年10月,一位前阿里运营总监的案例也在职场圈刷屏。
![]()
她在阿里工作7年后选择离职,去了一家只有30人的创业公司做COO。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她是降维打击,结果她用半年时间,把这家公司的GMV从每月500万做到3000万。
她的秘诀是:"在阿里学到的不仅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执行力。这些东西,是平台教给我的,但已经长在了我身上。"
白岩松曾说过一句特别现实的话:"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它就能成为名狗。但离开央视,它很快就会变回土狗。"这话听起来刺耳,却是职场铁律。
今年职场调查数据显示,从大厂离职的员工中,有超过60%的人在三个月内降低了薪资预期,有35%的人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对"平台光环"的误判。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分清哪些是平台给的,哪些是你自己的。
在平台上风生水起时,要时刻保持清醒,别把资源当人脉,别把运气当实力。
真正的高手,是把平台当成修炼场,不断打磨自己的硬核能力。
![]()
只有这样,当有一天你不得不离开平台时,才不会瞬间从云端跌落,毕竟,平台是别人给的舞台,实力才是自己永远的底牌。
职场这条路很长,总有起起伏伏。
与其把平台的成就当成自己的本事,不如踏踏实实修炼内功。
等到离开平台的那天,你依然能凭真本事立足,那才是真正的赢家。
记住,平台会变,能力才是跟你一辈子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