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竞技场生了一场“龟兔赛跑”,但结局和传统故事完全相反。兔子换成了中国歼-36,而美国六代机项目NGAD活像只背着官僚主义龟壳的老乌龟。
最近外媒爆料说中国第二架歼-36原型机都上天遛弯了,距离首架亮相才10个月,这迭代速度堪比手机系统更新。反观美国那边呢?2019年就嚷嚷“试飞六代机”,结果六年过去了连张高清谍照都没漏。
![]()
看看歼-36这波操作:进气口改成无分流超音速款,起落架从串联变并排,排气系统更是玩起变形记。从YF-23同款嵌入式喷口换成F-22风格的二维矢量喷嘴。这架势活像改装车发烧友参加地下飙车。最绝的是设计团队明显在玩“性能跷跷板”:牺牲点红外隐身性,换来高攻角机动能力。
再看美国NGAD项目,简直成了“薛定谔的战机”。你说它存在吧,连个尾喷口都没人见过;你说它不存在吧,空军将领们又信誓旦旦说2019年就试飞了。
要我说啊,这保密工作做得比51区还玄乎,搞不好原型机图纸还在国会预算委员会抽屉里吃灰呢!波音倒是画了个F-47的大饼,说2029年首飞,可等它上天那会儿,中国六代机怕不是都开始教无人机编队跳广场舞了。
![]()
某些美国专家还在自我安慰:“咱有185架F-22和400架F-35呢!” 可现实是F-22生产线都凉透十年了,现役机队平均年龄和卢比奥差不多。
最近升级方案更是透着寒酸。给五代机塞点新导弹、刷个电子战系统补丁,就敢叫“5代+”战斗机?这操作好比给诺基亚3310装微信,硬说自己是智能手机。洛马更绝,把NGAD竞标失败的技术捡回来改F-35,美其名曰纳斯卡赛车式快速改装,实际就是给老爷车贴层碳纤维膜假装超跑。
最打脸的还是产能对比。中国五条歼-20生产线开足马力,八天就能下线一架新机,歼-35的年产量瞄准50架。美国F-35呢?去年憋出140架还沾沾自喜,全然不知中国工厂的机械臂正在上演“速度与激情”。
更魔幻的是,美国空军一边哭喊“只剩45个战斗机中队不够用啊”(冷战时期有134个),一边又把新机采购预算砍给洲际导弹。这波左右互搏术,看得五角大楼审计员都想辞职去送外卖。
![]()
某些抱着“美国永远第一”梦的遗老们该醒醒了。现代空战早不是比谁飞机贵的年代,而是拼体系进化速度。中国把歼-36当软件迭代。美国军工复合体却还在玩“PPT造机”。等美国人这套流程走完,歼-36的孙辈机型都该首飞了。
说到底,美国不是输在技术底蕴,而是栽在制度性内耗。当中国工程师在试飞场连夜调参时,美国同行正给议员写第三百版项目可行性报告。当歼-36用WS-15发动机验证新推力时,普惠公司还在为F135发动机的维修合同和空军扯皮。这种创新效率的代差,比F-22和米格-21的性能差距还令人绝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