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中国的36位军事家,各自擅长的领域,是哪一块?

0
分享至

“1955年8月,授衔礼堂里可真热闹,你瞧,那些胸口挂满勋章的老同志来啦!”礼堂角落,一位年轻警卫轻声同同伴说。

这场隆重的授衔典礼往往被视作人民军队走向正规化的里程碑,其实在更早以前,“军事家”三个字就已经悄悄落在某些名字上。新中国最终确认的36位军事家,时间跨度从1927年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一直延伸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军队现代化。要弄清他们“各有哪一块长板”,绕不开三个关键词:谋略、锋线、保障。

先说谋略。1929年冬,古田会议刚结束,毛泽东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随即又在赣南密林里写出“四个全面”的早期雏形。一条清晰的脉络由此出现——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最大的绝活是把战略同中国实际深度嫁接,抗战时期的《论持久战》、解放战争中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都是这一思路的自然延伸。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同样被归入“谋略家”阵营。朱德调兵遣将时习惯一句话:“看地形,算粮草,列时间。”周恩来在红军长征途中既定下“二万五千里”折算口粮的办法,也在西安事变里稳住了复杂的棋局。邓小平进入五十年代后对“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阐述,为此后几十年国防顶层设计奠定框架。

转向锋线。提起硬仗,老兵们首先念到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这五个名字。1935年彭德怀指挥直罗镇战斗,只用三天就让对手损失八千余人;林彪在平型关伏击时对作战节奏掌控极其精准;刘伯承爱琢磨兵书,他在淮海战役里创造的“口袋战术”使华野、中野协同配合成经典;徐向前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险境中仍能保持部队纵深穿插;粟裕则最擅断,1949年春天仅用数小时拍板“改打渡江”,直接把解放战争推向终点。除此之外,贺龙、陈赓、萧劲光、徐海东、许光达、黄克诚等人,或驰骋于湘鄂西,或突破在皖北、太行,每一次号角都与前线血肉相连。锋线军事家的共同标签是:临阵决断快,敢在最短时间集中最猛火力,“一锤子砸在要害”。

再看保障。战争绝不仅是冲锋号和枪炮声,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暗线。杨尚昆、李先念、罗瑞卿、谭政被称作“政工四杰”。杨尚昆主持中央纵队机要,几十万字电报无一泄密;李先念完成中原突围后拉起后方支前体系,把缺鞋缺药的游击队变出一支红火的江汉大军;罗瑞卿在1950年开创公安、保卫、武警一体化框架;谭政则把政治工作条令写得有板有眼,让思想动员有章可循。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陈毅四位元帅跨界更广。叶剑英是参谋总长出身,他在抗战末期为“敌后兵棋推演”设计出了沙盘教学;聂荣臻掌管晋察冀时被日军称为“最难对付的影子”,政工、情报、火力三位一体;罗荣桓以政委身份却能读懂作战地图,他的“火力节约论”让辽沈战役弹药节省约两成;陈毅既能在泸沪抗战做外交,也能在华东野战军前指坐镇。保障型军事家的要义在于:让前线永远不缺血、不缺气,也不缺方向。

谈到牺牲在建国前的十一位军事家,许多老兵的眼眶依然会湿。叶挺、左权、彭雪枫三位,是抗战中最高级别的白刃式指挥官。叶挺在雁门关突围时仍让警卫把营部留给伤兵;左权死后,太行山雨夜响起一片军号,战友以这种方式送别;彭雪枫写《游击战十讲》不到两万字,却被后世学员手抄了几十年。方志敏、刘志丹擅长开辟根据地,赣东北、陕甘宁今日能成为红色圣地,与二人当初播下的火种分不开。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罗炳辉、黄公略六位,则将运动战、伏击战技巧写进山野,他们的经历证明,一支队伍只要战术对路,哪怕缺弹药也能撕下一块根据地。

有意思的是,36人里并非人人有元帅、大将军衔。曾经有人问杨尚昆:“授衔时没给你封元帅,心里不别扭?”杨尚昆摆摆手:“国家需要我做文电,就别闹元帅的虚荣了。”一句朴素回答,道出“军事家”称号的核心——能力与责任,而非肩章闪光。

进入八十年代,军委对“军事家”称谓作了最后一次集中确认。名单里既有领袖,也有将帅,还包括早期军事理论奠基人。从时间坐标看,他们经历了三次质变: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时代;全民抗战的持久时代;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正规化时代。三重磨砺,让这些名字被写进军史,也把各自的“哪一块强项”写得分外清晰。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罗荣桓打下的政工体系,前线士气何以持久;如果缺了徐向前在河西咬牙维系的生力军,红军主力恐怕已被分割;如果方志敏、刘志丹没有丢下一片根据地,长征路上也许再无落脚点。由此可见,36位军事家的能力板块,像一张拼图,少一块都难成完整的胜利画卷。

遗憾的是,随着岁月流逝,礼堂里当年铿锵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好在档案、口述史、战史研究仍在持续,那些有关兵法、后勤、政工、情报、外交的鲜活细节不断被补全。每一次资料新解,都会让36位军事家的专业侧影更加立体,让他们擅长的“那一块”继续闪光。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电动知家
2025-11-10 11:10:23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新京报
2025-11-11 20:23:08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2:10:54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海峡导报社
2025-11-11 21:31:02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爱体育
2025-11-11 23:41:14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2025-11-12 05:16:49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1346文章数 166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本地
健康
教育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旅游要闻

“萌狮叫醒”服务是跑偏的文旅创新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