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冰火两重天!有色市场走出"分裂式"行情
打开行情软件的那一刻,不少投资者都愣住了:一边是铅价突破6年新高后仍在高位震荡,铝价全年涨超7%稳坐领涨席位;另一边是曾被寄予厚望的铜价从高位跌落,全年陷入"预期落空"的尴尬。2024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明明达到7919万吨,同比增长4.3%,全行业利润总额还在上涨 ,怎么单个品种的命运差这么多?更关键的是,23亿资金正扎堆涌入有色板块,这些钱到底在盯着哪些品种?今天咱们就扒透这波分化行情的底层逻辑,不管是做投资还是搞实业,都能看清风向。
![]()
一、领涨双雄:铅铝凭什么能逆势冲高?
铅价:6年新高的背后是"原料荒"逼出来的上涨
2024年的铅价堪称"过山车中的战斗机",一年里走出三波上涨,最高摸到6年以来的峰值,核心原因就俩字:缺料。这可不是简单的供应少,而是"原料端卡脖子"的刚性紧缺。
先说再生铅的原料废电瓶,这可是铅供应的大头。2024年电动两轮车新国标要修订,大家都等着政策落地再换车,旧电瓶回收量直接同比降了20%。更要命的是海外矿山也掉链子,巴西的MorroAgudo矿区暂停采矿,澳大利亚的McArthurRiver铅锌矿因为暴雨停产,全球铅精矿本来就品位下降,这么一折腾更不够用了,加工费一路往下走,冶炼厂拿料都得抢。
这边原料紧缺,那边冶炼厂还得硬着头皮买。铅主要用来做蓄电池,电池厂都是长单采购,不管原料涨不涨,冶炼厂都得保证供应。4月份美联储一降息,市场情绪起来了,冶炼厂利润好转,更得抢原料,回收商一看缺货,直接坐地起价,废电瓶和铅的比价越拉越高,形成了"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循环。后来虽然进口铅锭进来救场,价格跌了一波,但10月份安徽河南环保检查一加码,冶炼厂一停产,现货又紧张了,价格立马又上去了。全年下来,铅价就是被"原料紧缺+刚性采购"这两只手推着走。
铝价:7.7%涨幅的底气来自供需两端硬支撑
铝价2024年能涨7.7%,靠的是供需两端的双重保险,不是虚涨。供应端最头疼的是铝土矿不稳定,主要进口来源地的供应时不时掉链子,成本端直接给铝价托了底。而且国内电解铝产能管控一直没松,新增产能有限,供应端没法随便放量。
需求端更实在,2024年有色金属出口整体不错,光铝产品出口就达666.5万吨 ,虽然对美国出口从2017年的占比14.1%降到了3.8%,但欧洲、东南亚的订单补上来了。国内这边,电网投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都在抢铝,尤其是光伏组件里的铝边框需求,哪怕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刚需还在。加上美联储降息让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铝更有吸引力,这波上涨算是"成本托底+需求托举"的结果,稳得很。
二、独弱的铜:曾经的"铜博士"为何掉了队?
预期泡沫破裂:30万吨过剩砸懵了市场
谁能想到,2024年初被吹上天的铜价,年底会以"过剩30.1万吨"的结局收场 。年初市场把铜捧得老高,说智利天气不好、巴拿马铜矿停产会导致矿端紧缺,又说新能源车、光伏能拉爆需求,还盼着美联储降息带飞价格。结果全是"美丽的误会"。
先说供应,刚果(金)、印尼的新铜矿产能全释放了,全球铜矿产量不仅没降还涨了点,巴拿马铜矿停产的缺口很快被补上了。需求端更打脸,光伏政策退坡后装机增速放缓,新能源车卖得虽好,但对铜的需求增量没预期的那么多。最关键的是,美元指数也没像预期那样大跌,以美元计价的铜吸引力上不去。
到了下半年,预期彻底落地,铜价从高位往下跌。加工企业订单不行,下游拿货只敢按刚需来,看行情涨了就观望,跌了也不敢多囤,供需双弱的格局下,铜价只能横盘震荡,成了有色板块的"拖油瓶"。不过有个细节要注意,2025年初铜价又有点抬头,因为冶炼厂开始减产,电网投资可能突破7000亿元,只是2024年这波"预期透支"的坑,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栽了跟头。
三、资金用脚投票:23亿资金正涌向这些品种
有色板块整体不缺资金,2024年申万有色行业141家上市公司营收3.47万亿元,同比增长5.86%,净利润也涨了1.78% ,赚钱效应在,资金自然来。从资金流向看,明显是"弃铜捧铅铝,紧盯新能源金属"的节奏。
铅铝相关的龙头企业最受青睐,天山铝业、中孚实业这些铝企股价都有不错的涨幅,资金净流入榜上总能看到它们的名字,中国铝业单家就有6017万资金流入 。这很好理解,资金都是追着基本面走的,铅的原料紧缺短期难解决,铝的供需平衡稳,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金属的暗流涌动。2024年碳酸锂进口涨了48%,未锻轧镍出口量大幅增长,稀土出口也涨了6% ,这些品种虽然没铅铝涨得猛,但资金在悄悄布局。抖音上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稀土永磁板块一天就能吸金37亿,盛和资源单只股票就有10.53亿资金净流入。原因很简单,新能源车、储能这些赛道长期看好,对锂、镍、稀土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资金在提前埋伏长期机会。
不过有个反差要注意,北方铜业、铜陵有色这些铜企也有资金流入,这不是因为2024年的行情好,而是有些资金在赌2025年供需重构,毕竟铜矿资本开支不足是长期问题,只要供应收缩或者需求起来,铜价随时可能反弹。
四、分化还会持续吗?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行情预判:铅铝稳中有波动,铜价看2025供需重构
2025年这波分化大概率还会延续,但节奏会变。铅价还是"内紧外松"的格局,国内原料紧缺和以旧换新需求还在,但全球供应增速会超过需求,进口可能会平抑价格波动,不会像2024年那么疯涨了。铝价只要铝土矿供应不稳定,成本底就在,加上出口和国内需求支撑,大概率还是高位震荡。
铜价的关键在2025年5月前后,现在冶炼厂减产、电网投资要发力,要是供应收缩真的落地,价格可能会起来,但要是巴拿马铜矿复产、刚果(金)冲突缓和,那又得跌回去。长期看,铜矿品位下降和新能源需求增长的矛盾没解决,铜价中枢迟早要上移,只是2024年的教训告诉我们,别太早押注预期。
普通人的应对指南:避坑和抓机会的关键
对投资者来说,有两个坑得避开:一是别追涨杀跌,铅价要是再因为环保检查冲高,得想想原料紧缺会不会缓解;二是别迷信"铜博士"的光环,2024年的过剩已经证明,预期再美好也得看现实供需。
机会方面可以盯两个方向:一是铅铝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有原料自给能力的,比如自己有铝土矿或者废电瓶回收渠道的,能扛住成本波动;二是新能源金属的细分赛道,碳酸锂、稀土这些,长期需求有保障,逢回调可以关注。
对做实业的老板来说,铅蓄电池企业得提前锁原料,别等到缺货再抢;用铜企业可以小批量备货,别囤太多,盯着电网招标和新能源车销量数据;铝加工企业可以多开拓东南亚市场,避开美国的关税影响,毕竟现在对美出口占比已经很低了,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结语:分化行情里藏着最真实的供需逻辑
2024年的有色市场,把"供需决定价格"的道理演绎得淋漓尽致。铅铝的上涨不是运气,是原料紧缺和刚性需求硬撑起来的;铜价的疲软也不是偶然,是预期脱离现实后的必然回归。资金的流向更说明问题,不管短期情绪怎么炒,最终还是会落到基本面的实处。
2025年的行情还会有波动,但核心逻辑没变:谁能解决原料卡脖子问题,谁能抓住新能源的需求增量,谁就能站在风口上。最后提醒一句,不管是投资还是做实业,多看库存数据、多盯进出口变化,这些真实的数据比任何预测都靠谱。你觉得下一个领涨的有色品种会是谁?评论区聊聊,点赞过千咱们再扒新能源金属的详细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