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新型骗局:售后变诈骗入口
北京张女士在直播间花7元购买的电动搅蒜机到货后发现是坏的,联系商家售后时被诱导添加私人微信,随后拉入所谓"商家群"。群内以刷单返利为诱饵,前期小额返现获取信任后,突然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补款,最终累计骗取张女士5万余元。警方通报显示,该骗局已形成"故意发错货-私加微信-诱导转账"标准化流程,全国多地出现同类案件。
![]()
警惕诈骗
诈骗话术解剖:专业术语如何攻破心理防线
诈骗群中高频出现"系统卡单""联单任务""风控审核"等专业话术,利用"沉没成本效应"步步紧逼:河南李女士遭遇的骗局中,对方先以28元红包和冷风机补偿获取信任,随后以"账号冻结"为由要求转账4万元。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话术精准打击人性弱点——前期小额返现激发贪念,后期制造恐慌阻断理性思考。
![]()
警惕诈骗
数据透视诈骗群:99%活跃用户竟是机器人
技术分析揭露诈骗群三大特征:
- 伪造的交易记录截图存在统一时间戳和相似话术模板
- 群内真实受害者通常仅1-2人,其余均为伪造的"成功案例"账号
- "托儿"使用固定话术库,包括"已提现""跟着老师赚了X万"等诱导性发言
北京警方数据显示,某平台近期关停1.6万家涉诈店铺,这些店铺多销售U盘、小风扇等低价商品,营业执照多为个体工商户。
![]()
警惕诈骗
三步反诈指南:截屏比付款更重要
- 存证固化:全程录屏群聊记录,保存二维码、链接等电子痕迹
- 平台举报:通过购物平台官方通道投诉,切勿点击陌生链接
- 支付冻结:转账后立即联系银行止付,支付宝/微信支付可申请延时到账
北京市反诈中心特别提醒,正规商家绝不会要求消费者脱离平台处理售后问题。
网购维权红线:这些动作绝对不要做
三大禁区必须警惕:
- 扫描私人二维码脱离平台交易
- 下载陌生APP进行所谓"任务操作"
- 为任何形式的刷单、投资任务垫付资金
警方通报中提到,诈骗分子常以"高额赔偿"为饵,实际目的是将受害者引流至非官方渠道。消费者应认准平台官方客服标识,对"赔偿金额远超商品价值"的情况保持警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