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纽约时报》社论|我们正在失去民主吗?

0
分享至

由于不可抗力的限流导致无法接收推送文章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以下操作: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一半杯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这样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和收到推送文章

保持爱读文章,保持领先!


社论委员会说明|《纽约时报》社论委员会由一群基于专业知识、研究、辩论与若干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开展工作的观点类记者组成,其运作独立于新闻报道部门。

唐纳德·特朗普以一种此前任何总统都未曾有过的方式行使权力,而且往往公然无视法律。他的所作所为引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问题。

从民主滑向专制的国家,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轨迹。为了衡量美国正在发生的变化,《纽约时报》社论委员会在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协助下,汇总出“民主侵蚀”的十二项标志。令人警醒的现实是,美国在这十二项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

美国距离饿罗斯那样的“纯然的专制”仍有不小差距。然而,一旦一个国家开始背离民主,后续的脚步往往还会继续向前迈进。我们提出这十二项标志,旨在警示美国人:我们已经失去多少,还可能失去多少。

第一项

威权者会压制异议与言论。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在现代语境下,威权接管通常并非始于军事政变,而是由经选举上台的领导人出手,利用职权巩固权力,使政治反对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可以想想俄罗斯的、委内瑞拉的尼古拉斯·马杜罗,以及程度较轻的土耳其的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匈牙利的维克多·欧尔班与印度的纳伦德拉·莫迪。这些领导人都以强硬手段压制异议与言论。

在过去一年里,特朗普总统及其盟友对言论自由的侵害,是联邦政府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红色恐慌”以来少见的。他的政府向电视台施压,要求停播在查理·柯克遇害后批评特朗普支持者的吉米·坎摩尔脱口秀;因涉加沙战争的观点撤销外国留学生签证;并下令调查自由派非营利组织。特朗普还以极其尖刻的语言抨击不同意见者,包括联邦法官,致使这些人成为其支持者骚扰的目标。

要点:美国的多种言论与异议形式仍然活跃,但总统试图削弱它们。他显然意在让美国人担心,批评他、他的盟友或其议程,可能会付出代价。

第二项

威权者会迫害政治对手。特朗普已经这样做了。


除了压制言论与异议外,独裁者还会动用国家的执法权力,对那些不再受其信任、被其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发起调查,甚至加以监禁。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司法部被描绘为服务其个人利益的执行者,一方面以法律依据成疑的理由针对特定人士出手,另一方面又营造出一种风气,使其盟友几乎可以有恃无恐地行事。

按总统的强令行事,他所任命的官员推动对少数批评者提起起诉(其中包括纽约州司法部长莱蒂希娅·詹姆斯以及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并下令对其他人展开调查(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亚当·希夫。其中一部分任命者曾经是特朗普的私人律师。另外,特朗普还动用行政命令打击其所认定的“敌人”,其中包括代理其批评者的律师事务所。他并且以系统化方式解雇那些曾参与早期针对他本人或其盟友之调查的政府雇员。

“我们都很害怕。”阿拉斯加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丽萨·穆尔科斯基今年春季说,“这话分量很重。可确实我们正处在一个我从未经历过的时刻与处境。我得说,我自己也常常不敢发声,因为报复是真实存在的。”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让自己的支持者免于为其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其中包括他对2021年1月6日骚乱者实施的“全面赦免”。

核心要点

真正的威权者会走得更远,但特朗普已经以令人震惊的方式,用法律迫害其反对者。

第三项

威权者会绕开立法机关。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当民主走向专制时,领导者常设法阉割议会,使之成为对其决定的“盖章机关”。国会正踏上这条道路。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财政支出权仅属于国会。特朗普正在破坏这一制度。

美国政府问责局发现,他的政府至少六次违反联邦法律,扣留了国会已授权的图书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项目经费。他削弱或拆解了诸如教育部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等由国会授权的机构。他还未获国会批准便征收新税,也就是关税。自当前政府停摆开始以来,他又动用亿万富翁的捐款给军人发薪,并为白宫新建舞厅的施工融资。

部分责任在于国会共和党领袖,他们未能对这些权力攫取进行抗争。然而,这种“同谋”并不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权力攫取本身就是非法的。

核心要点

特朗普践踏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财政支出权。在完全的专制体制下,立法机关常会将部分权力正式移交给行政机关,而目前已有一些共和党议员提出此类改变。

第四项

威权者会动用军队进行国内控制。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即便在民主国家,军队也会偶尔在本国境内出动。典型情形是,在毁灭性风暴过后,军队可以维持秩序并保护民众。而在极端且罕见的情况下,当地方当局拒不履行执法职责时,军队可以依法介入、执行法律,正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种族隔离的美国南方曾发生过的那样。

威权者则更频繁、也更具表演性地动用军队用来压制异议、制造恐惧、彰显至高无上的权力。尽管地方官员坚持表示局势可控,特朗普仍在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队镇压抗议。他也试图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与芝加哥采取同样做法,但被联邦法院制止。他还开始把军队当作自己的延伸,无正当理由地解职多名高级军官,并召集数百名军队领导人前往弗吉尼亚听取他本人及其任命官员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讲话。

核心要点

特朗普在国内治安中动用军队的程度尚属有限。但他愿意如此使用军队,并威胁要进一步扩大这种动用方式,包括援引《叛乱法》并在国民警卫队之外调动军队,这极其令人担忧。

第五项

威权者会藐视法院。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有意走向威权的领导者意识到,法院会阻碍其巩固权力,因而常采取举措削弱或对抗法官。

特朗普在多个场合公然蔑视联邦法官。比如今年三月,他的政府无视一名联邦法官的命令,拒绝让正将移民遣送至萨尔瓦多的飞机返航。更多时候,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是“钻空子”的做法,不是直接违抗命令,而是绕开命令行事。一个例子是:在一名联邦法官叫停其调动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后,政府转而部署其他州的国民警卫队。

迄今为止,特朗普尚未无视最高法院的任何命令,并承诺不会这样做。然而,最高法院也屡屡未能为下级法院挺身而出,在某种程度上配合了他的策略。

核心要点

他尚未无视最高法院的事实是一个积极信号,最高法院仍可能阻止他最赤裸的权力攫取。不过,最高法院不愿加以约束,似乎鼓舞他绕过自己不喜欢的下级法院命令。

第六项

威权者会以虚假借口宣布全国紧急状态。特朗普已经这样做了。


威权者常以宣布“紧急状态”为手段,声称威胁之大,必须行使非常权力,从而削弱民主。

特朗普的几位前任在这个问题上并非完美,他们有时也宣布值得质疑的紧急状态。特朗普则更上一层楼。他借助人为制造的“紧急情势”绕开国会,实施关税、放松能源行业监管、加强移民执法,并把国民警卫队调入华盛顿特区。更为骇人的是,他声称有一个来自委内瑞拉的帮派已入侵美国,以此为由在国际水域下令击杀外国平民,这违背了美国法律与国际法。

核心要点

特朗普未经正当程序而下令“炸船杀人”,而美国官员本可依法拦截并搜查这些船只,这是其最极端的滥权之一。这也使人担心,他会将“紧急权力”的适用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国内执法。

第七想

威权者会污名化边缘群体。特朗普已经这样做了。


威权者往往贬抑少数群体,把他们描绘成国家的威胁,以此为领导者集权张目。特朗普一再暗示,这个国家的问题要由边缘群体负责。

移民一直位居其“众矢之的”之首。特朗普指责他们“摧毁社区”,其政府还通过发布嘲讽上铐移民的视频来“去人性化”他们。作为反应,不少拉美裔开始不在公共场合说西班牙语,并随身带上护照以证明公民身份。

他把矛头指向跨性别美国人,并禁止他们服兵役。他将女性与有色人种撤换出领导岗位,中止促进职场多元的项目。他的政府试图抹去属于黑人历史的内容,包括从军队图书馆移除有关奴隶制与种族隔离的书籍,并向史密森学会所属博物馆施压,要求淡化这些主题。与此同时,他又暗示白人和基督徒才是“受害者”,这与威权者在多数族群中煽动“被压迫感”的手法如出一辙。

核心要点

通过暗示某些公民“更正当”、另一些则是“二等公民”,特朗普在照抄威权者的剧本。

第八项

威权者会控制信息与新闻媒体。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民主政府以准确的信息为决策依据;威权者则力图压制那些对其统治不利的真相。

特朗普在多个方面操弄政府信息。他在今年夏季劳工统计局公布就业增长令人失望的数据后,解雇了该局局长。他叫停了联邦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收集工作,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信息会促使公众采取行动。

他也在试图控制媒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他促成了“抖音国际版”(TikTok)从一家◻️◻️公司出售给与其政治盟友关系密切的投资者。他推动国会终止对公共广播电视的经费支持。他向美国广播公司(ABC)、派拉蒙(Paramount,拥有CBS)、YouTube 和 Meta 施压,逼迫对方支付数百万美元以了结他所谓“遭受不公对待”的无根据指控,并对《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提起诉讼。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减少不随声附和其主张的报道。

核心要点

特朗普显然希望以一个“影子生态圈”取代独立自由的媒体,让其为自己的利益与论调摇旗呐喊。

第九项

威权者会尝试接管大学。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威权者深知大学是独立思考与政治异议的温床,因此常把大学作为打压对象。普京与埃尔多安都曾关闭大学;莫迪政府拘捕持不同政见的学者;欧尔班则安排忠诚的基金会来管理大学。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一项标志性政策,就是对高等教育的攻击。他削减了数百万美元研究经费,试图干预高校的聘任与招生政策,并迫使弗吉尼亚大学校长辞职。这是一场持续性的运动,矛头直指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部门,那里的许多进步派人士不支持他,也有大量年轻人,他们常常是反威权抗争运动的中坚力量。

核心要点

由于联邦政府资助了大量学术研究,它对大学实际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起初,一些大学似乎准备对特朗普的要求“俯首称臣”。不过最近,几所高校展现出更多抵抗意愿,拒绝了“按特朗普意旨行事即获财政奖励”的提案。

第十项

威权者会树立个人崇拜。特朗普已经这样做。


皇帝与君王往往通过把自己的肖像到处张挂来神化自身。美国的传统则拒绝在任总统的这种“神化”。以前,我们的领导人并不需要靠这种方式来抬高自己,如今却不同了。

悬挂着特朗普巨幅肖像的横幅出现在政府大楼上。他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头戴王冠”的表情包,还有一个以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画面是他驾驶喷气机向抗议者投下粪便。他在生日那天举行了奢华的阅兵式。在电视转播的会议上,内阁成员对他极尽谄媚之辞。他宣布发行以自己头像为标识的“迷因币”。为庆祝明年美国建国二百五十周年,财政部计划发行印有其头像的实体硬币。

核心要点

特朗普的个人崇拜叠加了威权者常见的叙事,即他自称拥有“独特能力”来解决国家问题。正如他所言,“唯有我能修复这一切”。他试图将自己与联邦政府等同,仿佛没有他,政府便不复存在。

第十一项

威权者会利用权力牟取私利。特朗普已经这样做。


威权者常把政府变成一部为自己、家人与盟友“创富”的机器。特朗普对其政府里的“腐败文化”乐此不疲。

他公开把总统任期当作给自己“充实腰包”的机会,既有滑稽可笑的“小算盘”(例如向特勤局特工收取每晚高达1200美元的酒店房费),也有毫不掩饰的“贪婪盘算”(例如亚马逊 Amazon 为一部关于梅拉尼娅·特朗普 的纪录片支付4000万美元,或他最近要求政府向其支付2.3亿美元,理由是他因违法接受调查)。他向外国政府索取“人情”,包括来自卡塔尔的一架飞机。他的子女也借父亲的地位牟利,涉及房地产交易、加密货币、华盛顿的一家私人会所等。他还对那些为他们牟利的人予以回报,最近赦免了一名与特朗普家族有业务往来的加密货币公司负责人。

据路透社近期分析,今年上半年,特朗普集团收入飙升至8.64亿美元,而一年前仅为51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的近期判决让“反腐执法”变得更难开展。

核心要点

特朗普的“腐败文化”或许是最像外国威权者行径的一个类别。他正在利用本应归全体美国公民所有的东西,我们民主政府的权力与资源为自己牟利,而且并不试图遮掩。

第十二项

威权者会操纵法律以延续权位。特朗普已经开始这样做。


威权者会改变选举规则以利于本党,也会改写法律,或是无视法律精神,从而规避任期限制。

特朗普套用这一剧本的最大图谋曾告失败:他未能推翻2020年输给乔·拜登的选举结果。但那次尝试已表明,他愿意为留任而违法。

在他的第二任期,他展现出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利用手中权力来稳固共和党对政府的控制。他施压共和党人把“选区划分不公”推向新的极端。他在三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企图干预各州如何组织选举。这些举动增加了这样的可能性:即便多数选民希望将他们赶下台,共和党仍能维持对国会的控制。

特朗普尚未采取具体举措谋求第三个总统任期,而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明确禁止此事。他时而放出“第三任期”的气球,时而又表示自己理解,必须在2029年1月20日卸任并永远离开总统职位。

核心要点

即便他不再谋求超过两届的任何方案,特朗普试图把选举场地“向共和党一侧倾斜”的做法仍属反民主,且可能在多年内扭曲美国的选举。

民主已经死亡的最明确标志,是执政者及其政党使反对派不再有赢得选举、取得政权的可能。然而一旦迈入这一阶段,局势就会变得极其难以扭转。而那些意欲走向威权的领导人还会采取其他滥权手段,比如让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屈从,从而把权力锁定在自己手中。

美国今天并非一个专制国家。我们仍有大体自由的媒体与独立的司法,且有数百万美国人最近参加了“不要国王”(No Kings)抗议行动。然而,美国已经踏上了反民主的道路,许多美国人包括握有权力之人对这一威胁仍过于自满。

《纽约时报》社论委员会由时报观点部门(Times Opinion)的负责人组成,他们依靠调研、辩论和各自的专业知识,就重要议题形成共同立场。该委员会并不代表新闻编辑部或《纽约时报》整体发声。相反,在时报观点板块众声喧哗的背景下,社论委员会致力于基于经过时间考验的机构价值观,持续提供一致且独立的世界观。

委员会主张构建一个既自由又公正的世界,相信社会必须努力协调这两种价值,才能获得成功。长期以来,委员会一直支持由民主与资本主义推动自由与进步的国际自由秩序。但委员会也始终致力于防范这些体制的弊端,倡导诚实治理、公民权利、机会平等、地球健康,以及社会最弱势群体的美好生活。

自1896年成立以来,委员会最为推崇的是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Ochs)所称的“理智良知的自由实践”,坚信信息与观点的无畏交流,是抵抗暴政、实现人类潜能的最有力途径。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阿莫林回应C罗对曼联的批评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7 12:23:43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里夫斯身价飙升!美媒晒NBA30队最大挑战:火箭队三分勇士队自满

锅子篮球
2025-11-07 21:24:45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世界大湖真稀缺啊!全球面积超过1万km²的才17个,仅5国独自拥有

全城探秘
2025-11-04 16:33:03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跌9.35%!上海楼市,最新数据曝光…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07 11:53:07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我们国家把公务员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会不会好一些?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07 09:54:54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很快恢复芯片供应!闻泰涨停!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07 21:30:45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美军航母都去了,5大迹象显示,战争阴云弥漫委内瑞拉上空

晨枫老苑
2025-11-06 10:40:47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中年女人的婚外情,很难躲开这3种男人

叶飞飞情感屋
2025-11-07 18:54:15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600745,尾盘突然大幅拉升!PEEK材料概念冲高,融资客重点加仓标的曝光

数据宝
2025-11-07 20:04:04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青烟小先生
2025-11-07 21:22:05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上海交大:一旦吃上降压药,6种食物立马戒掉,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Kerry哲学
2025-11-07 11:14:56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差点翻车!韩鹏倒吸一口凉气 抽签晋级太奇葩了 王钰栋和队友挥别

刀锋体育
2025-11-07 10:08:57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7900万份!《荒野大镖客2》成为史上销量第四高

游民星空
2025-11-07 11:10:10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哽咽再辟谣:大家不敢信它来自中国公司!剪开覆盖件后露出机械件……公司美股大涨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23:18:07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普京镇压机器“向内开火” 俄罗斯开始清洗军事博主与亲战名嘴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07 00:19:08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蒙古住了两个月,才知道,蒙古的艰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6 11:13:06
2025-11-07 22:52:49
一半杯 incentive-icons
一半杯
分享有趣兼具价值的文章,严谨思辨的文字。
176文章数 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数码
艺术
游戏

教育要闻

集团化办学大动作,北京这个区将打造“四纵十三横”体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海信RGB-Mini LED电视携手帝瓦雷亮相巴黎歌剧院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免费升级!今年超火爆的韩国热游登Switch2:爽玩60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