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当湛江因“省域副中心”地位加速崛起,夹在两者之间的徐闻,却像一个被遗忘的局外人。它手握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理王牌,扼守琼州海峡的交通咽喉,拥有红树林、菠萝海等天赋资源,却偏偏陷入“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没能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一边是资源与区位的“王炸”组合,一边是经济发展的“青铜”现实,徐闻的落差堪称广东版的“资源诅咒”县城,一手好牌的顶配资源,老天赏饭却吃不上热乎的。
![]()
首先,徐闻的牌面足够让很多城市眼红。它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县城,与海南自贸港隔海相望,海南的物资要快速进入大陆,基本都得通过徐闻。每天有1.2万辆车从这里往返琼州海峡,海南90%的物资经此流通,单是这“咽喉”地位,就该是发展的天然跳板。农业上,它是“中国菠萝之乡”,菠萝田产量远销全国;海洋资源方面,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群极具生态价值;港口条件也不弱,货物发往海南及其他地区的渠道不少。
![]()
但这些“王炸”在徐闻手里却成了“哑弹”。菠萝种了上万亩,却大多是卖原料,深加工率不足15%。农民一亩地辛苦一年,收益不超过3000块,还不如其他地方种苹果的零头。港口只是简单的装卸,没有形成任何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仅42家。不少人来这里旅游,却只是走一趟,文旅配套几乎没有。另外,徐闻去年实际利用外资仅0.12亿美元,连隔壁吴川的1/10都不到。守着如此好的优势,愣是没接住半点产业外溢。
![]()
交通方面,基础设施落后。琼州海峡宽度不到30公里,过海靠轮渡,少则一小时,遇到台风天气直接停航,物流效率和成本被死死卡住。陆路更是“老掉牙”,从这里开车去广州要超过6小时,高铁至今没有建设的踪影。很多年轻人不愿留在这里,基本都去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地。这种交通的原始落后状况,直接掐断了徐闻经济发展的命脉。企业看重物流效率和人才流动,徐闻扼守如此重要的位置,却没得到相应发展。
![]()
产业发展也相当落后。徐闻的产业像“空架子”,农业大而不强,没有深加工,仅处于原始加工业阶段。此外,人口空心化严重,人口大量外流,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了15万。本地连像样的高校都没有,人才储备基本为零,形成了恶性循环。
![]()
这场翻身仗该怎么打呢?首先必须建设交通,这是第一步,要修筑高铁、修建高速。另外,依托海南自贸港,徐闻可以发展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承接海南的产业优势。此外,红树林、珊瑚礁以及菠萝种植等都是极具潜力的资源,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将菠萝通过电商远销全国。
![]()
徐闻的困境,和很多资源型城市类似,虽不同于北方煤炭城市,但逻辑相通。未来,徐闻的重要地理位置仍在,只要加快建设、完善产业和交通条件,其崛起依然值得期待,各位你们认同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