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我这个天天宣传反电诈、反诈骗的法制节目主持人也会上当受骗啊。”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李晓东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近日,他被骗1000元购买茶叶。11月3日,这条消息一度处在热搜第一位置。
据报道,骗子先是和李晓东在街头搭话,问他是否要茶叶,尽管李晓东表示不喝茶,骗子依然打开奔驰车的后备箱和后车门,里面堆满了包装精美的茶叶,继而以来北京参加茶叶展销会、回家时后排座椅需要坐人为由自称“便宜处理茶叶”。其间,李晓东一直保持警惕,但在骗子将茶叶由所谓的1000元一盒降到300元一盒乃至200元一盒后,李晓东买了五盒。事后,他才从懂行的朋友那里得知,此茶是添了香精的伪劣茶叶,50块钱一盒都不值。
有网友提出,这是多年前的老套路。李晓东之所以受骗,表面上看是因为没有见识过这种骗局,但根子还是出在贪念上。既然不喝茶,何必非买不可?还是贪便宜吃大亏。李晓东自己也感慨:没被骗过只因为没遇见适合自己的剧本。人只要起贪念,距离被骗就不远了。
显然,这个过程中,李晓东有多次机会离身或揭破谎言,例如溯源查验茶叶真伪、查看对方参展资质、拍照询问行家。然而,他啥也没做,也就失去了自救的机会。当然,即便李晓东有所应对,骗子也一定会适时“变通”话术、一一“拆招”,让被骗对象防不胜防。但只要你横竖不掏钱,骗子又能奈你何?
这就说明,要想不上当,首要一点是不把人的“贪欲”放出来。哪怕对方说得天花乱坠,哪怕有天大的便宜可占,也不要跟着话术走。
反诈专业人士受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例如,上海一名反诈志愿者被骗进圈套、重庆一专门做反诈宣传的辅警遭刷单诈骗。至于名人被骗的案例,也不鲜见。
相关案例提醒我们,反诈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织密反诈网络。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加大反诈教育力度,自不待言。其间,专业人士、名人不避“家丑”、主动展示自身受骗案例,也能起到警醒公众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李晓东被骗”式新闻并不是用于饭后消闲的材料,也不是某种笑料,而是当事人基于道义和责任向外界主动公开的“血泪教训”。
人们应该感谢他们的以案说法,真正把教训“吃透”,切实提升自身的反诈意识和能力。
怕就怕两种情况:受骗的觉得丢人现眼,绝口不提;没受骗的觉得那是旁人的“笑话”,与我无关。殊不知,在电诈术不断“迭代”、诈骗手法和黑产链条也不断“精细”化的当下,集体抱团反诈才是正题。谁都不必抱有“我就不会上当”的侥幸心,也不宜百般“遮羞”、回避问题。须知,真正可恨、可怕的是骗子,他们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