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的芯片产业的技术封锁的不断升级之际, 最近的又升级到了赤裸裸的资产掠夺的层面,这也就意味着西方对中国的芯片产业的打压将从此走向了极端的高度。
![]()
随荷兰的对中国安世半导体的高压手段罢免其中国高管的所作所为不成,英国又悄悄地用更为隐蔽的“手段”对中国在曼彻斯特的那一块“芯片大本营”也先发制人地“瞄准”了起来!。可谓一场以“低价”为幌子,实际却对中国的全球芯片产业链发起的系统性的围剿。
虽然安世半导体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其他的品牌,但在汽车的芯片领域却始终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可谓汽车核心的“命脉”——全球每两辆汽车就有大约一辆的核心部件都要由这家公司的核心分立器件来支撑,尤其欧洲的车企更是高度的依赖其供应了。
作为安世在欧洲的“大脑”,曼彻斯特的这座工厂每年都能为公司的营收贡献18亿元的“血汗”,更以其对技术的高度密集的晶圆制造的专才著称。
![]()
其真正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这座工厂的本身,而更在于它将前端的英国的晶圆的生产与后端的中国东莞的封测完美的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协同的“欧中供应链”。
英国的手段比荷兰更显阴险。荷兰直接以行政命令罢免中国高管,英国却打着“国家安全”旗号,逼中企“主动”低价出售资产。
2021年,安世收购的纽波特工厂就被英国以同样手段强制转给美国公司Vishay,如今曼彻斯特工厂重蹈覆辙,英国议员甚至在国会公开鼓吹“纽波特能抢,曼彻斯特为什么不能?”这种套路分为三步:先炒作技术风险,再动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施压,最后让本土买家以“白菜价”接盘。
背后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英国《国家半导体战略》明确要减少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但其本土芯片产业仅占全球市场的0.5%,90%的芯片需靠进口,抢夺现成的成熟工厂,既能短期提升本土产能,又能切断中国在全球芯片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
更深入看,这是英美荷三方的联动绞杀——美国逼荷兰清除中国管理层,英国紧随其后夺取资产,目标直指安世从德国汉堡到菲律宾卡布尧的完整产业链。
基于外资的逐步“围剿”,中国的企业也开始了从被动的挣扎到主动的反击的转变,已悄然展开了以并购为代表的对外的“进攻”。
随着对全球的布局的不断加深,我们的东莞的封测的产能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目前东莞的封测的产能已经能够达到80%的水平同时我们也将马来西亚的芙蓉工厂和菲律宾的卡布尧工厂也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全面的协同支援的轨道,而上海的临港新厂也就成为了我们未来的战略的支点。但正是其“多点的分散性”才构成了对单点的制裁的最大的破局。
英国此举看似精明,实则短视,中国芯片产业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安世已明确表态所有在华产品均符合国际规范,若西方继续破坏公平竞争规则,最终反噬的将是自身——欧洲汽车产业离不开安世的芯片,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只会让所有人付出代价。
![]()
唯有能在技术的迭代与生态的不断构建中占得先机的企业才真正能将握在手中的芯片的先机转化为最终的胜负手,英国抢得了一时的产能,却堵不住中国芯片自主创新的洪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