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釜山达成共识后,美方还不放心,贝森特对华放出威胁,要重新加征关税?中美为何没有签署协议?
10月30号,中美在韩国釜山达成共识,美方取消对中国加征的“芬太尼关税”和港口费,并延迟1年所谓的“穿透性规则”,换取中国将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延期1年等让步。虽然中美已经谈妥,美方觉得还是不放心,沉默3天后,美财长贝森特在当地时间11月2号表示,他担心中国不会信守承诺,因为中国“垄断了稀土市场”,而他们“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虽然贝森特对华放出威胁,称如果中国出尔反尔,美国将再度提高关税,并准备动用最大杠杆。
![]()
贝森特所说的“最大杠杆”,不是经济学或金融领域的概念,而是指美国能动用的一切手段。首先是经贸领域,他认为,美国在中美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说明中国对美国市场有“很高依赖”,这是美国最大的“谈判筹码”,因此,美国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以提高关税的方式来挟制中国,简单来说,美方的关税越高,中国的“损失”就越大。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不可能失败,但事实已经说明一切,今年美方把对华关税一度提高到145%,结果自己的金融市场却撑不住了,美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才有了中美瑞士谈判。
![]()
沉默3天后,美方发出威胁,如果中国敢出尔反尔,将动用最大杠杆
其次是其他领域,贝森特认为美国的军力优势、科技优势以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同样是可以动用的“杠杆”,言外之意是,如果中国“出尔反尔”,美国的牌有很多,不排除对华提高科技管制、进行军事威慑或者再打一场金融战。如果贝森特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中美博弈,相信不会说出这种话。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先后建立“奥库斯联盟”、“芯片联盟”等小圈子,并在供应链上推行“新印太战略”,还以美元加息来“收割中国”,但结果呢?中国在重压下研制出国产芯片和光刻机,打破了美国的科技封锁;中国的军工科技不断开花,“93阅兵”上展示的武器笑傲全球;美国的金融战最终以美联储率先降息收场,中国挺到了最后。
![]()
沉默3天后,美方发出威胁,如果中国敢出尔反尔,将动用最大杠杆
这些招数再用一遍,还是同样的结果,贝森特所谓的“最大杠杆”,不过是危言耸听,美国的手中已经没有筹码了。换个角度来看,美国的这个反应说明了三个信息,一是中国的稀土政策让美国无从应对,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生产国,中国掌握了全球70%以上的稀土产能,拥有从稀土勘探、加工到回收的全产业链技术,美国想摆脱中国稀土并不现实。最终的结果是,特朗普政府只能率先让步,换取中国的稀土供应。二是中美博弈的优劣势一目了然,中国仅用一招稀土出口管制,就逼得美国动用“最大杠杆”,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美国的关税战、金融战和科技战,都打不倒中国,而中国却能一招制敌。
![]()
沉默3天后,美方发出威胁,如果中国敢出尔反尔,将动用最大杠杆
三是美方对中国缺乏了解,从而很容易产生误判。中国自古讲究言而有信,在国际上是遵守承诺、负责任的大国,从没有撕毁协议的事情发生,反观美国,却不顾国际道义,常常朝令夕改。贝森特用美国的行为习惯却揣测中国,才会产生这种不必要的担忧。往深处想,这是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也暴露出中美之间的政治互信被严重削弱,这对两个大国来说不是好事。
![]()
沉默3天后,美方发出威胁,如果中国敢出尔反尔,将动用最大杠杆
有人说,既然中美在釜山谈妥了,为何没有发表来联合声明,也没有签署贸易协议?这或许是贝森特担忧的根源。事实上,中美的贸易协议已经在签署中,只是有部分细节有待敲定,比如美方承诺暂停对华加征24%的对等关税,需要美方进一步明确范围,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也需要明确,等到具体的细节敲定后,中美的贸易协议将水到渠成。贝森特与其杞人忧天,不如与美商务部加强沟通,遵守两国的约定,尽快与中国团队做好配合,否则时间久了,如果美方再度挑衅,不排除“夜长梦多”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