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期刊发表题为Galectin-9-driven immunosuppressive macrophage population shapes the lymph node metastatic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
![]()
该研究聚焦淋巴转移灶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并从差异分析(找到关键细胞类群和靶点),表型影响,机制探究和转化应用4个角度展开研究,其思路和选题策略都值得关注!
![]()
Fig1.原发肿瘤组织和淋巴转移组织泛癌单细胞图谱绘制(常规分析)。对 11 种癌症类型的泛癌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常规分析,涵盖 132 个样本中的 859,744 个细胞。
![]()
Fig2.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淋巴转移灶免疫微环境远比原发灶更具免疫抑制性(探索分析,找到合适的表型)。
![]()
Fig3.确定在淋巴转移中调节免疫功能障碍的关键巨噬细胞群体。通过无监督聚类分析,找出在淋巴结中显著富集的巨噬细胞亚群(Cluster 4),其高表达Galectin-9,并伴随CD163、STAT3等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的上调。这群Galectin-9⁺巨噬细胞在多种癌种淋巴转移中普遍存在,具有泛癌种特征。这是论文的关键。
![]()
Fig4. 有了表型,接下来是机制探索。 富集分析显示,这群细胞显著富集于STAT3通路、IL-10分泌以及负向免疫调控通路。同时,淋巴结中 T 细胞和NK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下降、代谢转向氧化磷酸化、免疫应答能力减弱的特征。因此,Galectin-9⁺巨噬细胞的存在,与淋巴结中CD8⁺ T 细胞功能衰竭、免疫应答能力下降相关(做机制,生信分析)。
![]()
干湿结合,实验验证。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THP-1/MV-4-11巨噬细胞模型)证实,Galectin-9过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免疫抑制表型(CD163⁺、CD206⁺)极化;Galectin-9与TIM-3结合激活BTK/STAT3信号通路,促进IL-10分泌。
![]()
做转化!STAT3抑制剂可逆转该通路,降低IL-10产生,恢复 T 细胞活性。进一步确认,Galectin-9通过TIM-3受体激活BTK/STAT3/IL-10轴,是淋巴结免疫逃逸的核心机制。
![]()
STAT3抑制剂联合PD-1阻断有效抑制淋巴结转移。在TNBC小鼠模型中,单独使用STAT3抑制剂可显著减少淋巴结转移,但对原发灶影响有限;联合PD-1阻断后,不仅进一步抑制淋巴结转移,还能增强CD8⁺ T 细胞浸润与活性;20例PTC患者的 临床样本也验证Galectin-9⁺巨噬细胞与IL-10共定位在淋巴结中显著升高。
![]()
作者从临床表型(淋巴转移)出发,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公共数据锁定关键细胞,然后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机制探究,最后在临床层面探索治疗方案。整体设计层层递进,符合表达有差异(常规分析),差异影响表型(聚焦到巨噬细胞类群),做表型,做机制,做转化的科研逻辑,充分验证Galectin-9靶点在肿瘤免疫的机制和转化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