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0日夜,沈阳南郊,警报声此起彼伏——有人问:‘刘军长,还走得掉吗?’”短促的对白,映出东北战场最后的慌张。彼时,东北野战军已经切断锦州、沈阳与关内的所有陆上通道,蒋介石依旧命令部队“稳守待援”。五十万国民党军被困的同时,两支番号却悄然冲出重围——第52军与第54军。它们能脱身,不仅因为战机把握,更与两位军长的性格、判断直接相关。
![]()
时间回拨到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罗刘麾下七十万大军,以“关门打狗”为总方针,先夺锦州,再取葫芦岛海口,意在斩断敌军退路。国民党方面的布阵是:廖耀湘兵团西援,卫立煌固守沈阳,阙汉骞的第54军和刘玉章的第52军分属两路增援。表面看兵力不弱,实则各怀心思,协同早已松散。
先说第52军。它的前身可追溯到长城抗战时期的第17军,历经淞沪、徐州、武汉等大战,自诩“机动劲旅”。军长刘玉章,黄埔三期骑科出身,身形精悍,绰号“刘光头”。他信奉“保存有生力量就是胜利”,抗战时也数次凭此信条脱险。辽沈战役开始,他奉命与廖耀湘会合西进,却在义县附近停了下来。刘玉章判断:“守锦州不过添个尸骨坑。”于是电告沈阳指挥所要求改编防线。卫立煌虽不悦,念及刘部装备精良,仍准其回沈;蒋介石则私下嘀咕“刘玉章怯战”,却也无计可施。
再看第54军。它成军于1937年,霍揆彰打下底子,抗战期间在罗店、枫泾等地与日军肉搏,战绩不俗。1944年,阙汉骞接任军长,率部攻克腾冲、龙陵,名气大振。阙对蒋介石绝对服从,辽沈战役爆发时,他拖着美械炮兵昼夜兼程向锦州方向突进。奈何塔山一线早被东北野战军密布火网,七昼夜鏖战,第54军伤亡过万仍难挤出缺口。阙汉骞意识到,“锦州已经无救”,随即转向葫芦岛,企图借海路退至华北。
![]()
锦州失守后,林罗刘调头围沈。卫立煌电请空运主力,但长春机场已被解放军迫近,空军出动有限。10月下旬,刘玉章见形势恶化,当夜令各师砍树搭浮桥,在辽河西岸拉起烟幕,趁夜突围南走。东北野战军追击急,却因为河面跨度及伪装烟雾,错判方向,让第52军一个夜里便脱离接触,随后转折依家堡,经朝阳、新开岭,一路向锦州—山海关残存走廊狂奔。几天后,部队在山海关登车,列车开往天津,继而轮渡赴台。有人统计,第52军撤出时仍带走七成编制,算得上当时国军“最完整撤退部队”之一。
与陆路狂奔的第52军不同,第54军的出逃充满海味。葫芦岛港口当时驻有少量美舰,蒋介石亲令海军第二舰队坚守港外海面。阙汉骞部抵达时,炮火尚在延伸,他命令残存部队就地分批登舰,辎重和大炮全部推海。东北野战军侧翼已逼至海岸,海军驱逐舰采取“起锚即走,后续再接”的办法,连续四昼夜往返,才把这支残军运往秦皇岛。登舰时,一名营长不满地对阙汉骞说道:“阙军长,我们还没打完就走?”阙只回一句:“兵在,仗就能再打。”这一幕日后成了不少退役老兵提起时最复杂的记忆。
![]()
辽沈战役终结,东北局势底定,国民党痛失东北五十万大军。史料表明,逃出的第52、第54军合计不到五万人。两位军长此后前往华北,随即被调往台湾:刘玉章在凤山整训新兵,阙汉骞负责花莲防务。1950年代初,两部被合并改编,番号消失于军史,却常在老兵茶叙中被提起——他们自豪“辽沈能闯出去的不多”,同时也明白,那只是国民党体系混乱、各自为政的副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研究人员比较这两次突围,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军长个人意志凌驾上级命令;二是部队机动手段充足,有汽车、有舰船;三是对情报极度敏感,提前洞察了东北野战军的主攻方向。然而,两军也暴露出设备精良却缺少整体战略配合的痼疾:刘玉章拒绝与廖耀湘会合,直接破坏了蒋介石“打援”构想;阙汉骞夜攻塔山久攻不下,却无人敢提改道。可以说,这两次逃脱是“个人主义的胜利”,也是国民党正规军系统溃散的缩影。
如果把时间推后两年,朝鲜半岛炮火连天时,台湾方面检讨大陆失利教训,军政高层多次征询这两位军长的意见。刘玉章认为:“战略摇摆是根本病。”阙汉骞则强调:“火力配合决定攻防。”意见不尽相同,却都触及一个事实——辽沈战役让国民党再无翻盘资本。
多年后,史学界重新梳理辽沈战役资料,偶有声音称若第54军不在塔山久战而直接奔海,或许能保留更多实力;若第52军按命令增援锦州,则东北战役会更早结束。此类推演自然难有定论,但不可否认:两位军长的决断,为他们各自部队赢得了生存机会,也为研究解放战争提供了珍贵的对比样本。至于“英雄”还是“逃兵”,那便留给后来人各自评说。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