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论“无常”:人生恒常的辩证法
古人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然而,在这“忽然”之间,却蕴含着宇宙间最深刻的规律——无常为常,变乃不变。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祈求风平浪静,而在于学会与无常共舞,在起落沉浮中活出生命的韧性。
一、无常,是生命最真实的底色
人生绝非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一条波诡云谲的曲线。我们看到,早年顺遂者,中年可能突逢变故;而昔日困顿者,日后或能别开生面。曾仕强先生所言“水深火热,火热水深”,并非悲观论调,而是对生命常态的清醒认知。历史亦为我们昭示此理:苏东坡一生三贬,却能在黄州写下《赤壁赋》;王阳明身陷龙场绝境,反在此悟得“心即理”的真谛。无常,以其不可预测的方式,打破了我们对于“恒常”的幻想,揭示了存在的本真状态——一切都在流变之中。
二、于无常中,孕育着希望与转机
倘若无常只意味着动荡与不安,那么人生将沦为一场纯粹的悲剧。然而,无常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的两面性。“万念俱灰”的谷底,可能正是“触底反弹”的起点;“踌躇满志”的顶峰,也需警惕盛极而衰的规律。这正契合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那个改变命运的“契机”——或许是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念头——往往就在山重水复处悄然埋下种子。所谓“时来运转”,并非神秘主义,而是量变积累引发的质变,是命运齿轮在长期沉默后开始的必然转动。
三、培养与无常共处的智慧,是人生的必修课
既然无常是常态,那么应对之道便非抗拒,而是接纳与顺应。首先,需摒弃“线性思维”。顺境时,莫将一时的成功视为永恒,要知“花无百日红”;逆境时,勿将眼前的黑暗视为绝境,要信“柳暗花明又一村”。其次,要修炼“臣服”与“能动”的平衡。一方面,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无常,如其所是,减少精神内耗;另一方面,在能动的范围内积极作为,为可能的转机做好准备。最终,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内在定力,在深刻理解无常规律的基础上,获得一种超然的平静与从容。
结语
认识到“无常才是人生常态”,并非让人陷入消极无为,恰恰相反,它赋予我们一种深刻的乐观与强大的韧性。它教会我们,在顺境中感恩而不忘形,在逆境中忍耐而不绝望。当我们真正拥抱生命的流动性,便能如庄子所言“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便是在无常的洪流中,为自己建立的一座永不沉没的精神方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