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是你吃出来的》:用食物修复身体,让健康回归餐桌。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金科之家网)


一、本书简介

《你是你吃出来的》是前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的经典健康科普著作,结合她20余年神经内科与营养科临床经验,以及自身从“重病患者”到“健康导师”的康复经历写成。

书中跳出“吃药治病”的传统思维,从“细胞修复”的底层逻辑出发,揭示慢性病的根源——长期饮食失衡导致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并提出“吃对食物就能少生病,病了也能通过饮食调整加速康复”的核心观点。

作为“最适合国人的饮食指南”,本书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建筑修复”“原料供给”等通俗比喻,将七大营养素(碳水、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的作用、“四分法”饮食方案(每餐1/4主食、1/4蛋白质、1/2蔬菜)、慢病饮食调理技巧等内容讲得通俗易懂。

书中案例均来自临床实践,比如“吃素导致骨质疏松”“喝甜饮料引发痛风”等,贴近国人生活,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二、主要内容

本书的核心逻辑是“身体是一座需要持续修复的建筑,食物是修复的原料”。全书围绕这一逻辑,从“慢性病的根源”“不生病的奥秘”“适合国人的饮食方法”三个维度展开:

1. 慢性病的根源:细胞“原料匮乏”与“损伤过度”

夏萌认为,现代人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癌症)并非“突然降临”,而是长期饮食失衡的结果。

一方面,基因进化与食物结构脱节——人类的基因仍停留在“石器时代”(需要7000多种食物),但现代饮食仅能提供500多种食物,且加工食品泛滥(如精米、精面、植物奶油),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改变(如久坐、熬夜、压力大)增加了细胞的“损伤速度”(如自由基增多、炎症反应),而饮食无法提供足够的“修复原料”(如蛋白质、Omega-3脂肪酸),最终导致细胞“停摆”,引发疾病。

书中用“高血压”举例:盐吃多了→血钠升高→身体被迫多喝水→血容量增加→血管压力变大。看似“血压计的错”,实则是“钠摄入过多”与“钾、钙缺乏”(无法平衡钠的作用)共同导致的细胞损伤。

2. 不生病的奥秘:七大营养素的“动态平衡”

夏萌提出,不生病的关键是让七大营养素“按需供给”,满足细胞“修复”与“代谢”的需求:

•蛋白质:细胞的“建筑材料”,缺乏会导致肌肉无力、免疫力下降(如长期吃素的人易患骨质疏松);

•碳水化合物:细胞的“能量燃料”,但需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红薯),避免血糖波动;

•脂类:细胞的“结构成分”(如细胞膜的磷脂),缺乏会导致胃下垂、皮肤干燥(如中年女性因不吃脂肪引发的胸闷气短);

•维生素与矿物质:细胞的“调节剂”(如维生素A保护眼睛、钙维持骨骼健康),需从天然食物中获取(如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膳食纤维:肠道的“清道夫”,促进有益菌繁殖,预防便秘与肠癌;

•水:细胞的“溶剂”,缺水会导致代谢减慢、血栓风险增加(如晨起不喝水易引发脑供血不足)。

3. 适合国人的饮食方法:“35%动物类+65%植物类”的黄金比例

针对国人的饮食特点(如主食过多、蛋白质不足),夏萌提出“35%动物类食物+65%植物类食物”的饮食结构:

•动物类食物(肉、蛋、奶、鱼):提供优质蛋白质、胆固醇(激素合成的原料)、铁(预防贫血),每天需摄入“拳头大小”的量(如1个鸡蛋+100g瘦肉);

•植物类食物(蔬菜、水果、粮食):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其中蔬菜需占“1/2”(深色蔬菜优先,如菠菜、西兰花),水果需“天天吃”(每天1-2个苹果大小),粮食需“粗细搭配”(如燕麦+大米);

•避免“隐形杀手”:如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植物奶油、人造黄油)、高糖饮料(可乐、奶茶)、过咸食物(咸菜、腌肉),这些食物会增加自由基、升高血糖、加重肾脏负担。

三、原文摘录与解读

1. “人体 70% 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白天吃得多,晚上肝就少造点;白天吃得少,肝就加班加点造。”

解读:这是对“胆固醇”的最大误解——很多人认为“胆固醇高不能吃蛋黄”,但原文指出,肝脏会根据摄入的胆固醇量“按需调节”合成量。吃够1-2个鸡蛋(约300-500mg外源性胆固醇),反而能减轻肝脏负担。对于高胆固醇患者,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饱和脂肪”(如动物内脏、肥肉)的摄入,而非蛋黄。

2. “低密度脂蛋白(LDL)本身是「血管快递员」,但被自由基氧化后才会变成「杀手」。”

解读:很多人谈“LDL”色变,认为它是“坏胆固醇”,但原文揭示,LDL的作用是“运输胆固醇到细胞”,只有当它被自由基氧化后,才会沉积在血管壁,引发动脉硬化。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不是“降低LDL”,而是“减少自由基”(如多吃抗氧化食物:蓝莓、西兰花、坚果)。

3. “吃素导致「钙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患上「骨质疏松」。”

解读:很多老人认为“吃素健康”,但原文指出,植物中的钙(如菠菜、豆腐)吸收效率远低于动物中的钙(如牛奶、鸡蛋)。长期吃素会导致钙摄入不足,加上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缺乏(如很少晒太阳),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因此,“吃素”需搭配“钙补充剂”或“动物性食物”。

4. “喝甜饮料、熬夜这些「不沾嘌呤」的习惯,反而可能是痛风的主因。”

解读:很多人认为“痛风是吃海鲜、喝啤酒导致的”,但原文指出,尿酸升高80%源于“身体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喝甜饮料(含大量果糖)会升高血糖,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抑制尿酸排泄;熬夜会降低肾脏功能,导致尿酸无法及时排出。因此,痛风患者需避免“甜饮料”与“熬夜”,而非仅仅“忌口嘌呤”。

5. “中年女性身材很好,但感到全身无力,胸闷气短,还在消化科检查出胃下垂——这都是因为她几乎不吃脂肪造成的。”

解读:很多人认为“脂肪是肥胖的根源”,但原文指出,脂肪是“固定胃部的韧带与网膜”的重要成分。缺乏脂肪会导致这些组织失去弹性,胃受到重力影响而下垂。此外,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的载体,缺乏会导致皮肤干燥、视力下降。因此,“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鱼油)是必不可少的。

6. “缺乏维生素A会造成眼睛干涩,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牙龈出血,患败血症。”

解读:维生素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营养素”,需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中,缺乏会导致“夜盲症”(晚上看不见东西);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缺乏会导致“牙龈出血”(如坏血病)。因此,“多吃蔬菜水果”是补充维生素的关键。

7. “矿物质的摄入需‘适量’,一旦过量会产生毒性(如钙在肾脏堆积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解读:矿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如钙维持骨骼健康、铁维持血红蛋白功能),但“过量”会中毒。例如,长期大量补钙(如每天超过2000mg)会导致“肾结石”“肾功能衰竭”;过量补铁会导致“肝脏损伤”。因此,矿物质需“按需补充”,而非“越多越好”。

8.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直接消耗,但它是肠道菌群的‘食物’,能促进有益菌繁殖,预防便秘与肠癌。”

解读:膳食纤维是“最没营养的食物”,但却是“肠道健康的关键”。它能吸收水分,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作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繁殖,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生长。因此,“多吃膳食纤维”(如燕麦、红薯、芹菜)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

9. “等感到口渴才去喝水,这是十分不正确的——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十分缺水了。”

解读:水是“生命之源”,参与细胞代谢、营养运输、废物排泄等所有生理过程。当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失去了1%-2%的水分,此时会出现“口干、乏力、头晕”等症状。因此,“主动喝水”(每天喝8杯水,约1500-2000ml)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尤其对于老人、小孩、孕妇等人群。

10. “中国人的传统里,习惯性把米饭、面条等作为主食,把其他食物作为下饭菜——但米饭、面条等属于碳水化合物,吃过量的这类食物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其他营养素缺乏。”

解读:国人的饮食结构“重主食、轻副食”,比如午餐吃“一碗米饭+一个馒头+一盘炒土豆丝”,其中米饭、馒头、土豆丝都是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素几乎没有。这种饮食结构会导致“血糖波动大”(容易饿)、“蛋白质缺乏”(肌肉无力)、“肥胖”(多余碳水转化为脂肪)。因此,“均衡饮食”(每餐1/4主食、1/4蛋白质、1/2蔬菜)是改善饮食结构的关键。

四、读书启示

1. “吃”不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给细胞提供原料”

我们每天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在塑造细胞的“健康状态”。比如,吃油炸食品(反式脂肪)会增加自由基,损伤血管细胞;吃新鲜蔬菜(维生素C)会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保持皮肤弹性。因此,“吃”需“有目的”——选择“能修复细胞”的食物,而非“好吃的”食物。

2. “慢性病不是‘治不好’,而是‘没找到根源’”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但书中案例显示,通过“饮食调整”(如减少盐摄入、增加蛋白质),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甚至停药。比如,书中一位高血压患者,通过“减少盐摄入(每天不超过5g)+多吃蔬菜(每天500g)”,三个月后血压从160/100mmHg降到了130/80mmHg,减少了降压药的用量。

3. “没有‘坏食物’,只有‘坏搭配’”

很多人认为“某类食物是‘坏的’”(如脂肪、碳水化合物),但书中指出,“坏食物”是“搭配不当”的结果。比如,吃“红烧肉”(脂肪)时,搭配“蔬菜”(膳食纤维)能减少脂肪的吸收;吃“米饭”(碳水化合物)时,搭配“鸡蛋”(蛋白质)能延缓血糖上升。因此,“搭配”比“忌口”更重要。

4. “健康饮食需‘个体化’,没有‘万能食谱’”

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健康饮食”需“因人而异”。比如,久坐的人需“减少碳水化合物”(避免脂肪堆积),运动量大的人需“增加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高血脂的人需“减少饱和脂肪”(如动物内脏),高血糖的人需“选择低GI碳水”(如燕麦)。因此,“照搬食谱”不如“了解自己的身体”。

5. “预防大于治疗,饮食是最好的‘预防药’”

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成本”远高于“预防成本”。比如,治疗高血压需要“终身吃药”,而预防高血压只需“减少盐摄入+多吃蔬菜”;治疗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而预防糖尿病只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运动”。因此,“把钱花在饮食上”,比“把钱花在医院里”更划算。

五、延展阅读

1. 《你是你吃出来的2:慢病康复的饮食密码》(夏萌)

本书是《你是你吃出来的》的续集,针对“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肾病”等慢病,详细讲解“饮食调理方案”。书中案例均来自临床实践,比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搭配”“痛风患者的饮品选择”,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2.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王涛)

本书从“细胞营养”的角度,揭示“营养缺乏”与“疾病”的关系。书中提出“营养素可以治疗疾病”的观点(如维生素C治疗感冒、蛋白质治疗肾病),并结合临床案例,说明“营养调理”的重要性。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本书是“中国居民饮食的官方指南”,提供了“平衡膳食宝塔”(谷薯类250-4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畜禽肉40-75g、鱼虾类40-75g、蛋类40-50g、奶及奶制品300-500g、大豆及坚果类25-35g、油25-30g、盐5g),是“健康饮食”的权威参考。

免责声明:自媒体内容仅用于记录和分享,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所有内容来自于网络,或由人工智能服务生成。如有文字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本人观点,亦不代表本人所在机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国际在线
2025-11-16 05:54:46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疯说时尚
2025-11-16 10:37:52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部
2025-11-15 15:05:05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局势再升级!日方召见我驻日大使,高市早苗危言要“核武力介入”

云鹏叙事
2025-11-15 13:09:29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宁夏银川16岁女孩失联5天,家属称孩子没带身份证,带的手机没有电话卡,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6 13:15:10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别以为日本现在不敢对中国开战,赌国运是他们千年来一贯操作!

阿胡
2025-11-16 12:08:43
勇士官方晒库里95分!创13纪录被赞GOAT 科尔直言不断带来惊喜

勇士官方晒库里95分!创13纪录被赞GOAT 科尔直言不断带来惊喜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6 10:20:31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日本敢不敢先打

日本敢不敢先打

求实处
2025-11-16 00:27:27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网红书记”高洪波,1小时48分跑完半马

“网红书记”高洪波,1小时48分跑完半马

新京报
2025-11-16 15:06:58
杀疯了!乌方一次摧毁俄方7台S400发射器

杀疯了!乌方一次摧毁俄方7台S400发射器

史政先锋
2025-11-16 12:50:55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前男友分手四月就结婚,女子破防大哭,现任被扒很漂亮,难怪破防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7:22:32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阿芒娱乐说
2025-11-16 10:51:47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诗意世界
2025-11-15 20:26:32
毛宁用英日双语发布4张海报,并提醒日方:无论谁当政,日本都必须信守承诺

毛宁用英日双语发布4张海报,并提醒日方:无论谁当政,日本都必须信守承诺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3:08:05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传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将转岗

DoNews
2025-11-16 12:26:42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6 13:24:09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14 16:34:41
陈梦不敌王曼昱后,李武军专访,问大梦:打完比赛后有何打算?

陈梦不敌王曼昱后,李武军专访,问大梦:打完比赛后有何打算?

海阔山遥YAO
2025-11-16 06:43:05
2025-11-16 15:55: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4520文章数 4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头条要闻

樊振东成马龙后第二位蝉联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球员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亲子要闻

大脑发育超前的娃,有3个表现藏不住!第2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

艺术要闻

敦煌挖出“百亿级”草书,揭露纯正的晋唐笔法,郭沫若寻找了70多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