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束”激光炮刚打下一架无人机,国会老爷们就拍桌子:每90天交一次加沙平民伤亡清单,不然24亿美元尾款直接冻住。
 ![]()
以色列人嘴上答应,背地里把“箭-4”核心部件的测试视频甩到网上,配文只有一句——“洛克希德,再见不必送”。
 ![]()
画面挺燃,现实却有点滑稽:拦截弹头还是美国货,只是壳子换了logo,像给iPhone贴了个国产膜,就宣称摆脱苹果生态。
更尴尬的是,F-35的维修钥匙依旧揣在美国人兜里,以军敢翻脸,明天就缺原装螺丝。
于是出现一条精算公式:
每少1%美国军援,以财政部就要多掏3.7亿美元研发经费。
2024年这个窟窿已经涨到47亿,相当于全国一年癌症药预算。
 ![]()
议员们私下吐槽:自主代价是全民少做两年体检,值不值?
沙特人趁机递梯子。
6月那份《防空联盟备忘录》说白了就是共享雷达Excel表,却把华盛顿吓一跳——
利雅得一句“伊朗导弹方位我发你”,让CIA三十年布下的监听网瞬间贬值。
更损的是,沙特把数据同步给阿联酋,阿布扎比转身就拨3亿美元进加沙,完全不走USAID账户,美元霸权被中东土豪当面抽脸。
 ![]()
美国只好玩“精准卡脖子”。
5月拉法口岸最热闹那天,2000枚JDAM停在特拉维夫机场跑道,标签被改成“待复查”。
以军发言人当晚开直播,掏出一枚名叫“瞪羚”的国产炸弹,说“我们能自己嗨”。
结果三天后炸弹还是原路卸货——因为“瞪羚”的卫星导航芯片得靠科罗拉多地面站校准,自己嗨到一半发现没信号,只能认怂撤军。
国会山内部纪要泄露出来的底线很直白:
 ![]()
可以吵,可以闹,但F-35的代码、东地中海输气管线、AI网络防御关岛节点,这三条红线谁碰谁出局。
于是双方各退一步,搞出“技术授权生产”新剧本:
美国出图纸,以色列建厂,利润五五开,对外宣称“联合研发”,实质是给中东客户发“Made in Israel”通行证,绕开美国国会那堆人权审查。
最鸡贼的是印度。
新德里今年买了20亿美元以制无人机,用的是美以双重专利,等于左手倒右手,还顺手把生产线塞进班加罗尔。
 ![]()
莫迪老仙算盘打得响:
万一哪天华盛顿不高兴,他还能从特拉维夫拿备件,两边通吃。
眼看2025年《美以战略伙伴关系框架》要重签,耶路撒冷放出风声:
“80%常规弹药自产”目标提前到2026,数字很漂亮,但没说炮弹铜壳从哪来——
全球七成铜矿掌握在智利和刚果手里,运输线照样过美国海军把守的苏伊士。
 ![]()
绕了一圈,发现还是坐在美元船上,只是换了舱位。
所以别被“去附庸化”这种大词唬住。
更准确的画面是:
以色列正把安全带一点点往自己手里拽,但方向盘、刹车片甚至车载音乐会员还是星条旗版本。
中东新一轮斗地主,地主没变,长工多了几张底牌,牌局因此更好看而已。
 ![]()
下次再看到“彻底翻脸”“美国失去中东”这种标题,直接划走。
真实世界没有断崖,只有一长串“舍不得、离不开、掰不开”的螺丝钉。
至于加沙平民能不能因此少挨一发炮弹,得看那90天一次的报告是不是继续被塞进抽屉里落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