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山西大同第四中学的校门口,一名女生在流动摊贩处买了一根价值3元的淀粉肠。她还没来得及品尝,一名身穿绿色反光马甲的学校工作人员上前,强行收走了她的电动车钥匙和家门钥匙。
现场视频记录下女孩崩溃的哭喊:“还给我,你还给我!”而工作人员冷冰冰地回应:“看我给不给你!”随后转身走进校园,女孩只能追进去,最终在口头批评后拿回钥匙。
这段视频在24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热搜词条“别因为一根淀粉肠毁了教育的初心”刷屏网络。
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媒体接连发声,批评学校“以管代教”的粗暴逻辑。
更讽刺的是,校方次日发布声明,称“视频存在夸大成分”,却未否认收钥匙的事实,仅强调“管理初衷是保障食品安全”。
这种避重就轻的回应,让舆论怒火烧得更旺。
![]()
事件发酵后,网友扒出涉事工作人员疑似该校副校长。
这一发现让争议升级:“一个副校长,为何要对学生家门钥匙下手?”
有人对比校内小卖部同类淀粉肠售价8元,校外仅3元,质疑副校长真正目的是“打压校外消费,维护校内垄断”。
更有人讽刺:“不管摊贩卫生差,只管学生钱包流向,这哪是保护,是生意!”
副校长前科被曝光,曾当众撕毁学生课外书、没收手机不归还。
法律学者指出,收走家门钥匙涉嫌违反《物权法》,可能构成“寻衅滋事”。
选择周六校外时间执法,针对落单女生而非摊贩,这种“挑软柿子捏”的逻辑,被网友称为“管理者的懦弱”。
一条高赞评论质问:“若真为食品安全,为何不联合城管取缔摊贩?只会抢钥匙的副校长,和抢小孩糖果的恶霸有何区别?”
![]()
河北某中学规定“宿舍垃圾桶不能有垃圾”,江苏一小学要求“床上不能坐人”。
这些反常识的规则,大家看到了很多。
面对流动摊贩难题,学校宁愿抢钥匙也不愿联合城管治理,因为管学生比管摊贩容易。
这种路径依赖让管理者沉迷于简单粗暴的手段,却逃避真正的责任。
当教育者把服从置于成长之上,学校便沦为规则训练营。
以伤害尊严为代价的管理,只会培养出要么顺从、要么叛逆的下一代,而非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更可悲的是,这类事件总以调查专班成立开场,以个别人员处”收尾,却从未触及制度反思。
大同四中承诺“依法依规处理”,但网友追问:“法在哪?规在哪?难道抢钥匙也算教育创新?”
这场闹剧最荒诞的对比在于一根3元的淀粉肠,竟能撬动一个副校长动用这样的手段。
而一句为你好,就能让这种行为冠冕堂皇。
当教育者把手伸向学生的家门钥匙时,他们早已弄丢了打开心门的钥匙。
真正的校园安全,不是靠没收钥匙实现的,而是靠建立信任赢得的。
如果下一次,学校能选择站在学生身边说摊贩卫生差,我们帮你找监管部投诉,而不是抢走钥匙威胁看我给不给你,教育的光,才可能真正照亮黑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