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已经过去
凉爽的秋天本应该让人神清气爽
但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来说
这却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季节
因为痛风可能会“秋后算账”
为什么痛风在秋天容易发作?
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秋风起,痛风为何易“偷袭”
秋天痛风高发,并非空穴来风,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气温下降,尿酸溶解度降低
尿酸在低温时易析出结晶,秋天气温转凉,尿酸更容易形成尖锐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里,从而诱发关节红、肿、热、痛发作。
秋季“贴秋膘”,饮食风险高
秋季有“贴秋膘”的习惯,人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增加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一顿丰盛的牛羊肉火锅、海鲜大餐,常常就是痛风发作的“导火索”。
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减慢
天气转凉,户外活动逐渐减少,进而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减慢,尿酸排泄降低,若出现体重增加,代谢负担就更重了。
果糖的甜蜜陷阱
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不乏有葡萄、鲜枣、柿子等富含果糖的水果,过度摄入果糖的患者可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和痛风发病率的增加。
饮酒量增加
痛风与饮酒有密切关系,天气转冷后,不少人喜欢饮酒暖身,酒精会通过增加尿酸生成、减少肾脏排泄等方式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尤其是饮用啤酒、烈酒(如白酒、威士忌)风险较高。
秋季防痛风,牢记“四大法宝”
了解了原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安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法宝一:管住嘴,会“挑食”比少吃更重要
远离“高危区”: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肝、肾)、浓肉汤、火锅汤、部分海鲜(贝类、沙丁鱼)、老火汤;适量控制红肉(牛、羊、猪肉)、大多数鱼、虾、蟹的摄入。
拥抱“安全区”:鼓励多吃新鲜蔬菜、低糖水果(如樱桃、草莓、蓝莓)。适量食米饭、面条、馒头等嘌呤含量低的主食。拒绝啤酒和甜饮料。
法宝二:喝对水,让尿酸“随波逐流”
适当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000-2500毫升(大约4-5瓶常规矿泉水)。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弱碱性水是“助攻手”,可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泄。可饮淡茶,但避免浓茶。坚决拒绝饮用所有含糖饮料(包括果汁)和酒精(尤其是啤酒)。
法宝三:迈开腿,适度运动是关键
适当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5次,每次约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快速跑、打篮球等会产生大量乳酸,抑制尿酸排泄,甚至诱发痛风发作。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法宝四:遵医嘱,用药管理是基石
遵医嘱长期规律应用降尿酸的药物,并定期复查,根据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减药或停药。既往有痛风发作的患者,要备好应急药,一旦发作及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并尽快到医院就医。
重要提醒!
痛风不痛,并不代表病好了!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剧痛仅是“冰山一角”,长期高尿酸会默默地损害您的肾脏,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长期、稳定控制血尿酸达标,才是治疗的根本。
秋季防痛风
切记“起居有时、饮食有度、
饮水充分、运动适当、用药规律”
希望各位病友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做好自我管理
让这个秋天只有凉爽
没有疼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