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工商大学发生一件师生之间的矛盾,大一新生李某某在法学课上被老师提问,回答得不着边际,老师随口说了几句,她就用校园账号匿名发帖,说老师刻薄还偏袒男生,话里带刺,接着在朋友圈连着发好几条,自称老子,还笑话胡老师本科毕业的学校配不上她。
![]()
涉事教师胡某某不是普通讲师,她有人大法学博士学历,去过牛津访学,带过的学生都说她认真负责,面对学生的无端指责,她直接联系平台查出李某某的身份,在班级群里一条一条回应那些指控,聊天记录显示,学生说的“被骂二十分钟”其实只是普通提问,“媚男”这类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
事件闹大后,李某某马上改口,说自个儿有注意力缺陷,当时情绪上来了,求人原谅,可胡老师一点没松口,说要走法律程序,学校也插手查了,大伙儿都站老师这边,李某某在校园里成了人人躲着走的人,有学生说,那女生以前私下嘀咕,分数这么低都能考上这学校,真倒霉,这话听着,事儿的根儿可能就在这儿。
![]()
这场由课堂提问引发的风波,让不少人看清了学生对老师的一些看法,也揭开了教育评价里那些没人说透的问题,网络匿名成了发泄情绪的出口,个人感受压过了事实本身,最后受伤的不只是师生之间的信任,还有大学里本该有的那种认真做事的劲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