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最后一阵风刚过,11 月 7 日立冬就踩着寒气来了 —— 出门哈口气都带白霜,裹再厚的外套也怕风往脖子里钻。这时候光靠穿得厚可不够,老辈人说 “立冬顺时节,冬天少遭罪”,得从 “吃” 和 “做” 两方面下功夫。今天就把立冬必做的 “4 吃 4 做” 讲明白,帮全家顺顺利利入冬。
![]()
一、立冬 “吃好 4 样”:
立冬吃对了,比穿件羽绒服还暖。这 4 样食材菜市场都能买到,做法家常不复杂,重点是顺季节、补能量,还不挑人吃。
![]()
1. 鲜姜:温阳 “小能手”,驱寒还暖胃
姜是立冬的 “隐形暖宝宝”,别看不起眼,含有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吃一点就觉得身子发暖,还能暖胃,冬天吃多了凉食、炖菜,配片姜就不怕胀肚。
怎么吃更合适:
怕辣的煮姜枣茶:3 片生姜 + 5 颗红枣煮 10 分钟,加少许红糖,喝着甜中带点姜香,不冲口,早上喝一杯,暖得从喉咙到胃。
炒菜别忘放姜片:炖羊肉、炒牛肉时丢 2 片姜,既能去肉腥,又能借姜的温性中和肉的油腻,吃着舒服还不燥。
![]()
2. 核桃:“长寿果” 补能量,还能护身体
核桃在国外叫 “益智果”,咱们老辈人叫 “长寿果”,立冬吃正合适 —— 里面的优质脂肪和维生素 E,能帮着滋养身体,冬天容易手脚干,吃核桃还能帮着润一润;蛋白质含量也足,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吃 2 颗能补能量。
![]()
3. 红枣:“天然维生素丸”,养脾胃还抗寒
红枣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养生佳品,立冬吃它能养脾胃 —— 冬天脾胃容易 “偷懒”,吃点红枣能帮着 “提劲”,消化好才能吸收营养;它还含多种维生素,帮着增强抵抗力,冬天少感冒。
![]()
4. 红肉:温补 “能量库”,抗寒全靠它
立冬要补蛋白质,牛羊肉这种 “红肉” 最靠谱 —— 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适中,还含微量元素铁,能帮着补气血,手脚冰凉的人吃了,能明显觉得身子暖起来,冬天抗寒全靠它。
怎么吃更合适:
牛肉选萝卜炖牛肉:牛肉切小块焯水,加萝卜炖 1 小时,牛肉软烂不柴,萝卜吸满肉香,汤鲜得能舔碗,暖身又不燥。
羊肉做羊肉煲:羊肉加当归、姜片炖,炖到肉一撕就烂,汤里加少许胡椒粉,喝着暖得从胃传到脚,怕膻的人也能接受。
二、立冬 “做好 4 事”:
除了吃,日常的小习惯更重要。这 4 件事不用花太多时间,却能帮着防寒气,尤其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一定要记牢。
![]()
1. 早睡晚起:跟着太阳 “调作息”,利于养阳
立冬后天黑得早、亮得晚,要跟着太阳调整作息 —— 别再熬夜到 11 点后,建议 22 点半前上床,保证 7-8 小时睡眠;早上别起太早,等太阳出来、天暖和点再起床(比如 7 点后),这样能帮身体藏住阳气,白天更有精神。
![]()
2. 重点保暖:头背脚别漏风,寒气进不来
冬天保暖不是 “裹得越厚越好”,重点护住 3 个部位:
头部:出门戴顶帽子,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头受凉容易头疼、感冒,选针织帽或加绒帽,轻便还暖和。
背部:穿件马甲或加绒背心,背部暖了,全身都不容易冷,比如穿羽绒服时,里面搭件薄马甲,活动也方便。
脚部:穿厚袜子 + 加绒鞋,别穿露脚踝的裤子,脚暖了,身子才不会觉得凉,晚上回家也别光脚踩地板。
![]()
3. 开窗通风:每天 2 次换气,细菌不滋生
天冷了很多人爱关紧门窗,其实这样反而不好 —— 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螨虫,家人容易咳嗽、打喷嚏。建议每天开 2 次窗通风:
时间选在早上 9-10 点(太阳出来后,不冷)、下午 3-4 点(气温稍高),每次开 20 分钟就行。通风时别让家人待在风口,比如客厅开窗,就去卧室待着,避免受凉。
![]()
4. 热水泡脚:15 分钟暖全身,手脚不冰凉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个脚,比喝杯热水还暖 —— 能改善脚底血液循环,驱寒防感冒,手脚冰凉、容易失眠的人,泡完脚会舒服很多。
正确泡法:
水温别太高,40℃左右就行(用手试一下,不烫脚),水深没过脚踝,泡 15-20 分钟,泡到脚微微发红就停。
怕冷的人可以在水里加 2 片生姜或一小把艾叶,暖身效果更好,泡完别马上出门,擦干脚穿上袜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