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阿根廷总统米莱在阿根廷进行的这场改革,就像在悬崖边走钢丝——米莱政府砍得狠、刀刃向内,短期阵痛明显,但若能挺过最危险的阶段,或许真能绝处逢生。从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经验看,阿根廷的激进改革虽风险极高,但未必没有成功可能。
一、阿根廷改革的“孤注一掷”逻辑
通胀猛于虎,必须先止血。阿根廷长期恶性通胀(2023年达211%),货币信用崩溃,民众对本币彻底失去信心。米莱的“休克疗法”本质是用极端手段重建货币纪律。他们一次性贬值比索,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释放长期被压抑的贬值压力(2024年比索升值44%)
强力推行财政紧缩。裁撤了7万名公务员、取消能源补贴,2024年财政盈余0.1%(2008年以来首次)。
美元化探索。推动央行停止印钞,民间美元储蓄达2460亿美元,试图用美元信用替代比索。这些极致的措施、政策,居然使通货膨胀从211%暴跌至4.2%(2024年8月),外汇储备增加180亿美元,短期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米莱的改革打破“政治贵族”的寄生体系。阿根廷的腐败和低效官僚体系一直就是经济毒瘤。米莱的“砍特权”措施(如取消高官退休金)看似激进,实则是用政治改革倒逼经济改革。阿根廷关闭200多个冗余机。,减少财政浪费。阿根廷大幅度的进行国企私有化。比如把阿根廷航空、石油公司等出售给外资,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
强制推行高压反腐。前总统家族被追缴2.3亿美元资产,一时间大大提振民间信心。
![]()
米莱作为极端自市场派的理论家,他在实践中试图用“极端自由市场”激活经济。米莱信奉“小政府、大市场”。改革伊始,首先取消了价格管制,让市场决定能源、交通等价格,倒逼效率提升。
同时放松外资准入:矿业、农业外资持股上限从49%提至100%。接着进一步减税,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1.5万比索提至3万比索,直接刺激消费。
二、阿根廷改革的“生死关”与破局可能
阿根廷的改革大刀阔斧,但是也在直接检验着社会承受力的极限。首先,这种改革短期代价沉重,即使到现在(数据是2025年3月)贫困率仍达38.9%,仍然有1600万人还吃不饱饭,仅2024年阿根廷全国就爆发43万次罢工。
米莱的改革同时承担着巨大的政治反扑风险。执政党仅占国会7席,反对派联合地方势力阻挠改革,形势非常严峻。
从米莱总统上台到现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从现在看激进改革破局的关键大约有以下几个要点
用增长换时间。若2025年GDP增长5%(摩根大通预测),贫困率有望降至30%以下,缓解社会压力。进行选择性补偿。对最贫困群体发放食品券,而非全面恢复补贴。
而能否扭转产业空心化危机,成了阿根廷改革能否进一步向前进而不是失败的关键
阿根廷工业一直处于几乎崩溃状态。到现在为止80%工业品依赖进口,连螺丝钉都要从中国买。阿根廷农业一直走在单一化的道路上,大豆、牛肉占出口60%,一旦国际价格暴跌,外汇储备即刻见底。这种其重其轻的产业结构非常不稳定。
当前,阿根廷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试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自贸区试点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用免税政策吸引特斯拉等企业,到阿根廷来进行投资。
阿根廷开始向农业深加工进军。目前正在学习巴西大豆产业链,将争取初级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传统的阿根廷一直在美元化陷阱当中挣扎,有严重的外汇依赖症。据统计阿根廷人藏美元达2460亿美元,而央行实际美元储备为负。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随时随地有可能遭受美国美元收割的风险。倘若美联储加息,阿根廷美元储备,可能被洗劫一空。
阿根廷必须建立国家资金的“缓冲池”。用出口收入建立500亿美元外汇稳定基金,以防止汇率剧烈波动。目前,阿根廷已开始了数字货币的试点。发行“阿根廷数字比索”,与美元1:1锚定,正逐步重建阿根廷货币信用。
三、拉美国家的“绝地求生”曾有过成功的案例
智利(1975-1990)曾经采取休克疗法。皮诺切特军政府削减公共开支、私有化国企,通胀从500%降至20%。但是长期的代价是虽然贫富分化加剧,但为21世纪铜矿出口繁荣奠定基础。
巴西(2016-2018)曾经有雷亚尔保卫战。特梅尔政府削减养老金、出售国企,使通胀从10%降至4%。但这结果也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历史教训。由于忽视了产业升级,2022年又因大宗商品暴跌陷入衰退。
波兰(1990年代)政权倒台之后,也曾经采取过“休克疗法”+社会安全:取消价格管制的同时发放食品补贴,GDP年均增长7%。波兰当时的改革给后世留下的教训就是,改革必须配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避免由于群众一时性生活困难出现极端的民粹主义,他的恶性蔓延可能会使改革夭折。
四、给阿根廷的“药方”,在钢丝上找平衡
短期用“铁腕+面包”稳住阵脚。继续紧缩财政开支,维持财政盈余,2025年目标外债占比降至40%以下。要进行及时的定向补贴,对贫困家庭发放“通胀对冲券”,特别要抵消粮价上涨,对最贫苦民众造成的致命性冲击。
中期必须发展新产业的产业突围战。比如用锂矿换技术,用锂三角资源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建厂,换取产业化的电池制造技术和生产系统。阿根廷必须同时开农业科技革命,推广抗旱转基因大豆,目标是将单产从3吨/公顷提至5吨。
从长期看,阿根廷重新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首先是重建国家信用。阿根廷正在准备发行“主权比特币债券”:用比特币质押发债,吸引硅谷风投资本。阿根廷必须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争取获取低成本基建贷款,避免IMF苛刻条款。
阿根廷正在进行的这场狂飙式的革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豪赌”
阿根廷改革如同在火山口跳舞——一步踏错,可能万劫不复。但若能熬过通胀、债务、社会动荡的三重考验,这个国家或许真能重现“南美瑞士”的荣光。米莱的“电锯”虽锋利,但阿根廷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精准的节奏把控。
这场激进的“阿根廷实验”,究竟是涅槃重生,还是又一次悲壮的试错?
历史终将给出答案,但在此之前,我们应保持敬畏——对改革者的勇气,对复杂现实的尊重,对人民苦难的共情。
在绝境中孤注一掷的改革者,要么成为民族英雄,要么成为悲剧主角——而阿根廷,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