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上饶城区段施工现场,3D智能摊铺机正带着传感器精准作业,数据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屏;清湖大桥的悬浇梁施工已进入合龙倒计时,轴线偏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远处的金鱼石服务区内,淋浴间与胶囊仓的装修已近尾声。作为江西迄今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改扩建工程,这条总投资276亿元、全长201公里的交通大动脉已完成85%工程量,预计年底提前3个月基本建成,标志着沪昆高速浙赣段565公里八车道走廊即将全线成型,我国东中西部物流通道的“梗阻瓶颈”将彻底破解。
 ![]()
破堵之切:“中国堵王”的流量之困与发展之限
“每年春运从浙江回贵州,单在萍乡段就堵过6小时,泡面都卖断货。”货车司机王师傅的经历,是沪昆高速江西段拥堵常态的缩影。作为连接长三角与云贵川的核心通道,这条高速承载着70%的重型货车流量,长三角的制造品、赣闽的矿产、湘黔的农货在此双向交汇,日均车流量早已突破4万辆,远超双向四车道的设计极限。高峰时段,拥堵里程常从江西境内延伸至浙江边界,通行效率仅为设计标准的55%。
交通梗阻的影响早已渗透到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江西的陶瓷、有色金属运往长三角,因拥堵导致的物流成本每吨增加12元;上饶的茶叶、铅山的红芽芋等生鲜农产品,经此运往上海市场的损耗率高达10%;沿线的三清山、龙虎山等文旅资源,也因交通不便错失大量客源。更严峻的是安全隐患,在重载车辆长期碾压下,部分路段路面破损率达30%,且途经的丘陵山地多弯多坡,进一步加剧了通行风险。
从区域格局看,沪昆高速江西段是国家“八纵八横”路网的关键枢纽,其通行能力不足已成为东中西部要素流动的“断点”。江西要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首要破解的就是这条通道的瓶颈。2022年,昌傅至金鱼石段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其中梨园至东乡段(梨东项目)作为核心段落,承载着江西“四改八”的技术攻坚与通行升级使命 。
 ![]()
攻坚之道:“边通边建”的智慧升级方案
在梨东改扩建项目指挥部的数字沙盘前,“201公里、30余项新技术、85%进度”的红色标注格外醒目。工程起自玉山县梨园赣浙界,途经玉山、广信、铅山等7个县区,止于抚州市东乡枢纽,90%路段穿越丘陵地带,需跨越23条河流、打通11座隧道,且必须在“不封路”的前提下完成施工,难度堪称“山区高速改扩建教科书” 。
“最大的挑战是在日均万辆车流的‘活路’上做手术。”项目办副主任朱日胜介绍,团队创新采用“原路拼宽+局部新建”的组合方案,平原段实施双侧拼宽,山区狭窄段则新建单侧半幅形成分离式路基,通过18处临时导行设施实现车流无缝转换。针对与沪昆高铁仅100多米距离的上饶城区段,施工方采用智能集成预制梁技术,机器人自动完成1160个焊点焊接,AGV小车实现钢筋无人配送,既避免振动影响高铁运行,又将梁体养护时间从7天缩短至3天,碳排放量减少50% 。
智能化技术成为效率与精度的核心支撑。路面施工引入3D智能摊铺系统,传感器实时监测厚度与温度,每0.5℃波动就触发预警,将平整度控制在“毫米级”,有效对抗重载货车造成的车辙;全线布设雷视拟合设备与无人机巡查,构建“感知一张网”,能提前预测拥堵并发布提醒。在清湖大桥施工中,攻关小组通过桥梁结构软件仿真验算,将120米跨径悬浇梁的合龙轴线偏差控制在1厘米内,两端高差小于2厘米,达到行业顶尖精度 。
绿色与民生保障同步推进。施工中推行路面铣刨料原位再生技术,90%以上废料重新用于新路建设,减少建筑垃圾运输10万余吨,碳减排超2万吨;途经铅山农产品核心区时,采用“以桥代路”减少耕地占用80亩。针对沿线征地拆迁,实行“集中安置+就业帮扶”模式,施工单位预留300个本地岗位,开展技能培训12场次,实现施工“零纠纷” 。
贯通之力:激活东中西部联动新动能
 ![]()
“现在试通行路段跑起来太丝滑了,杭州到南昌比以前快了20分钟!”提前体验的司机李师傅感慨道。按照规划,年底全线通车后,沪昆高速江西段将实现双向八车道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通行能力从日均4万辆跃升至8万辆,彻底终结“逢节必堵”的历史。
时空距离的缩短正重塑区域经济格局。长三角与江西的“3小时经济圈”全面成型,杭州至南昌的通行时间稳定在3小时40分;货运时效提升25%,物流企业单车年均节省油费与人工费约210元,全年可为行业减支10亿元。对普通民众而言,春运返乡的拥堵焦虑大幅缓解,云贵川游子经此往返将畅通无阻。
产业共振效应已提前显现。醴陵陶瓷凌晨出窑,当天中午就能抵达上海电商仓库;萍乡依托新增互通吸引五家长三角零部件企业考察,土地挂牌提前两个月售罄;铅山北收费站尚未投运,周边冷链园区仓储已订满八成。当地政府更借机将高速出口打造成“强接口”,在互通两侧布局物流分拨与农产品加工区,短短三个月,湘东区就新增两家预制菜工厂,订单排至春节。
在国家路网层面,该项目将与浙江段改扩建工程无缝衔接,形成565公里的八车道黄金走廊,进一步完善东中西部物流通道。随着后续娄底至洞口段开工,沪昆主线与醴娄高速将形成“X”形分流,长三角向西的产业梯度转移可直接深入黔桂,江西作为“中转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项目建设期间已带动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超600万吨,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实现“建设一条路、激活一片产业”的效应。
站在赣浙界的梨园收费站远眺,新建的八车道路面如巨龙般穿梭于赣鄱丘陵间。从“中国堵王”到“智慧走廊”,沪昆高速江西段的蜕变不仅是路面宽度的拓展,更是江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能级跃升。当年底第一列车流平稳驶过八车道桥面,东中西部的物资、资本与人才将沿这条通道加速交融,在赣鄱大地上书写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