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六十,生活品质如何,还真不是看存款多少、房子多大。
家里这三个地方是“空”还是“满”,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晚年过得咋样。
厨房不空,日子才有温度
李阿姨家的厨房总是热热闹闹的。每周总有那么两三天,女儿会带着外孙来,厨房里飘出红烧肉的香味。
就算只有老两口,她也乐得研究新菜谱,今天做个葱油拌面,明天熬锅小米粥。
![]()
相反,楼上王大爷家的厨房冷清得很。
灶台积了灰,冰箱里除了剩菜就是速冻食品。
儿子在国外,老两口凑合一天是一天。“做饭给谁吃呢?”王大爷常这么念叨。
你知道吗?温暖的厨房,藏着晚年最大的幸福。那里升腾的不仅是饭菜的热气,更是生活的热情。
愿意下厨,说明还对日子有期待;有人品尝,说明身边还有牵挂。厨房空了,心也就空了。
![]()
客厅不空,生活才有滋味
周六去老陈家里做客,他家客厅那叫一个热闹。
阳台上摆满了他养的花草,茶几上放着还没下完的象棋,书架上塞满了书。正聊着,他孙子视频电话打过来,叽叽喳喳说了半天在学校的新鲜事。
![]()
想起另一个朋友老周,他家客厅倒是整洁得很——整洁得像个酒店样板间。
电视很少开,沙发几乎没人坐,来访的客人更是少之又少。
客厅啊,其实就是我们晚年的社交中心。这里堆着我们的爱好,迎接着我们的客人,联系着我们的亲人。
太空的客厅,往往意味着生活的单调和关系的疏远。有点“乱”才好啊,那才是活着的痕迹。
![]()
心里不空,人生才有方向
刘教授退休后比上班还忙。上周社区书法班结课,这周又开始学摄影,还报名了老年大学的文学课。
问他累不累,他笑呵呵说:“充实着呢,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可也有像赵师傅这样的,退休后突然不会过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沙发上发呆。子女让他培养个兴趣,他总摆手:“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干啥?”
![]()
心里有没有惦记的事,真能把老年人的状态区分开来。
这份“惦记”可能是爱好,可能是学习,也可能是还想为社会做点什么的愿望。
心里不空,人就有精气神;心里空了,再好的身体也会慢慢垮掉。
说到底,这三个地方的“空”与“不空”,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愿意下厨的人,自然会有亲朋来做客;客厅热闹的人,心里往往也更丰盈。
![]()
六十岁以后,我们卸下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
这时候,与其纠结养老金多少、儿女是否出息,不如用心经营好这三个地方:让厨房有烟火,让客厅有欢笑,让心里有念想。
过日子过的就是个滋味,而滋味从来不在远方,就在这一日三餐的热气里,在亲友相聚的笑声里,在自己仍然跳动的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