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过去,我们相信“人多,才有未来”;现在,人(包括人才),都可能就是被优化掉的对象。
前段时间,一位圈内拿着百万年薪的同行被“优化"了,找我来“诉苦”,可能也是“求救”。
这位朋友,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海归,高薪,本科985,硕士常春藤,回国这十年,做金融分析,在“国字头”机构做量化模型。
说实话,接到电话,我心里是稍微有点震动的,因为:他太优秀了。
我同时也意识到:现在连这种“塔尖的人”,都开始坐不稳了。
电话里,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被裁,不是因为我没价值,是因为价值被重新定义了。”
这几年,全世界包括我们身边的大型(跨国上市)公司、甚至科技公司,都在“裁员”。
2025年,亚马逊裁三万、英特尔裁两万四、微软裁七千…
很多人第一反应:“嗨,经济不好嘛,冬天来了。”
但魔幻的来了:
一边是公司裁员现象趋势明显,一边是股市(尤其是头部科技股)跟疯了一样狂涨。
这画面,诡异不?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如果企业真的在“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那股票市场在“开香槟”庆祝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戳心但真实:
裁掉的,不是“核心生产力”;裁掉的,是“不再需要”的人类。
过去大公司,特别是一些想IPO的公司,怎么讲故事?堆人头。
只要办公区坐满985、211名牌大学的博士,投资人参观时,就能喂到一套“精英叙事”,那就值钱。
换句话说,人,是装饰,是公司市值的“情绪燃料”。
而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非常“真实残酷”的时代:
过去资本看学历,现在资本看显卡。
过去资本拼“智商红利”,现在资本拼“电力红利”。
公司用一个人,月薪10万,人还会吵架、会恋爱、会情绪崩溃、会离职;
而一张H100,一块GPU卡,不喝咖啡不摸鱼,24小时干活。
资本当然更爱它。
直接点说,会开会、会写周报、会做复盘、会讲管理故事的“虚假生产力”,在AI面前,统统不值钱。
“聪明人”红利结束了,即使如我同行那么优秀。
乐观的人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员工大量被优化,不是“衰退”,而是升级。
公司发展从人力驱动 → 算力驱动。
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顶级科技大佬的言论,甚至让人恐慌。
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思想领袖Roman Yampolskiy就公开预测:2030年,99%的工作将被AI取代。
不是10%,不是20%,是99%。
程序员、会计、分析师、文案、记者、律师、医生、客服、销售…所有首先和电脑对话的人,将率先被取代。
甚至还有大佬预言,五年内,机器人会把体力劳动也一起吞掉。
换句话说,人类打工、几千年建立的“工作制度”,会被快速终结。
这些言论,无异于一颗颗“深水炸弹”,让我们的996大厂员工“破防”:
未来将无工可打。
因为从经济性角度上看,如果当雇佣一个人类,不如雇一台模型,那么人类确实不是“劳动力”,而是公司发展的“成本项”。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简单的观点:
在人工智能时代,公司不会裁掉每一个员工,而是装饰品,是冗员。
在这个时代,公司可以不再问你学历,也不问你背景,公司只问:
你能不能让机器(人)帮你干活?能,就有价值:不能,就被清算。
换句话说,AI不会取代你,但会取代不会用AI的你;
未来不是“人 VS AI”,而是“会AI的人VS不会AI的人”。
我那位海归朋友被裁后没多久,做了一个决定:
他开始“重塑”,开始自己训练模型,开始学如何做Agent级(智能体)的系统。
开始把量化分析的“人类经验”,全部“机器化”。
他说:“如果未来不是我打工,那就变成,我拥有一队AI帮我打工。”
这是我看到的“新精英”。
不是“学历高”,是“能把AI变成生产工具”。
AI时代不是“要来了”。AI时代,已经在运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