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可能不得不停战了,油轮被卡,财源被切断,还能撑多久?

0
分享至

前言

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数次,这曾是俄罗斯最骄傲的资本。

但现实更残酷,俄罗斯油轮在港口被卡,多家炼油厂被无人机炸停,国内通胀高企,那个看似不可一世的硬汉,似乎正被经济枷锁步步紧逼。

当核威慑也无法变出面包和黄油,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当一本账本逼到墙角,前线的炮火还能响多久?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MUYI

正在切割俄罗斯的经济动脉

2025年10月,欧美为俄罗斯量身定做了一件“经济紧身衣”,每一针线都精准地卡在能源和金融的命门上。

美国直接瞄准了俄罗斯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

要知道,这两家巨头的原油出口量,占据了俄罗斯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欧盟则更进一步,直接给俄罗斯的原油设定了一个价格天花板,把上限压低到了每桶47.6美元,这几乎就是成本价。

这招釜底抽薪,让俄罗斯即便能卖出油,也赚不到多少利润了,堪称是断了俄罗斯最大的财源。



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也对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关上了大门,直接砍掉了俄另一项高附加值的财路。

最近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暴跌了45%,就连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也出现了11%的同比下降。

这对于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整个国家的经济动脉正在被精准切割。


能源现金流被掐断的同时,金融循环系统也被死死锁住。

制裁的网从传统的金融机构,一直延伸到了新兴的加密货币平台。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上所有潜在的资金转移漏洞,不给俄罗斯任何喘息的机会。


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这样的企业巨头,更是面临着全面的交易禁令,被彻底孤立在全球金融体系的主流之外。

曾经像石油喷泉一样涌来的外汇,如今只剩下涓涓细流,缩水的幅度超过三分之二,俄罗斯的外汇收入正经历着断崖式下跌。

这让曾经靠能源撑起外汇储备的俄罗斯,财政收入彻底陷入危机。



更致命的是,这把“钞票绞索”正在越收越紧。

俄罗斯的财政赤字早已飙升至3.24万亿卢布,国家财富基金这个“救命钱”也用掉了一半多,外汇储备更是跌破5000亿美元,创下好几年新低。

就算家里还有再多的核武器,没钱买燃料,没钱养军队,战争也只得停下。

这本曾足以支撑三年战争的储备金,如今却像沙漏里的沙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


舞台上的巨人与幕后的账本

面对经济上几乎要窒息的风险,莫斯科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它的应对策略是双管齐下。

军事上用非对称的核威慑划出不可触碰的红线,经济上则全力加速“向东看”,试图构建一个独立于西方之外的经济循环圈。


军事上的心理战打得相当直接。

普京公开向美国发出警告,如果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并且用来攻击俄罗斯本土,那么将引来“毁灭性”的报复。

这种毫不含糊的红线警告,立刻就起到了效果,特朗普随即公开表态,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言语警告之后,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俄罗斯立刻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演习,将其“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毫无保留地秀了出来。

在陆地上,一枚可机动部署、携带多个弹头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升空,带着致命的呼啸。

在海面上,“布良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在巴伦支海的水下,发射了射程超过一万公里的“深蓝”弹道导弹,展示了其可靠的二次反击能力。


而在万米高空,图-95MS战略轰炸机也发射了空基巡航导弹,显示了其远程精确打击的实力。

这一连串动作的战略目的非常明确,并不是真的想按下核按钮。

这只是一种姿态,一种为了尊严和底线的宣示。

通过挥舞核大棒,为后续的常规博弈和可能的谈判,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心理环境。


而在经济这条地缘战线上,突围同样在加速,既然西边不亮,那就向东边看。

俄罗斯正拼尽全力,试图在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外,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循环圈。

这个新圈子的重心,无疑就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能源流向的变化最为直观。

为了弥补失去庞大欧洲市场带来的缺口,俄罗斯正开足马力向东方输送能源。


到了2024年,中国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已经占到了其总进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已经投入运营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已然成为一条重要的能源大动脉。

而且,未来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项目一旦建成,有望将对中国的年供气量提升到近1000亿立方米的惊人水平。

这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地缘经济版图的深刻重塑,更关键的是金融上的破局,为了绕开西方的金融封锁,俄罗斯在大力推行本币结算。


2023年,大约有四成的中俄贸易,已经在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直接结算,相关的兑换量更是同比激增了惊人的300%。

这意味着俄罗斯正在成功地绕开西方的金融壁垒,开辟出一条独立的资金通道。

但是,这条突围之路同样布满荆棘。


东西方家庭的同一张账单

新开拓的东方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在短期内,其体量尚无法完全弥补失去欧洲市场所造成的巨大亏空。

通过第三国转售能源虽然能弥补部分损失,但价格往往远低于正常市场价,利润大打折扣。

更何况,许多第三方国家因为担心被西方的二级制裁连累,而不敢向俄罗斯提供大规模的援助。

这使得俄罗斯的向东突围,更像是一场艰难的单打独斗。


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本质上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比拼承受极限的消耗战,谁的内部压力先达到临界点,谁可能就得先退场。

俄罗斯的内部压力锅已经快要盖不住了。

虽然找到了替代市场,但国家财政的巨大赤字和外汇储备的快速消耗,是无法回避的硬约束。


现代战争,终究是要靠经济和科技实力来支撑的。

就算手握核武器,也无法凭空变出钱来为常规战争输血。

与此同时,其军事工业在高端零部件和机床上长期依赖西方供应,这个短板在制裁下被无限放大。


那些依赖俄罗斯能源或技术的第三方国家,也不敢冒着被欧美连带制裁的风险,大规模地提供援助。

在莫斯科的雪夜里,一位名叫伊琳娜的主妇提着购物袋,站在超市的收银台前,眼神里有些许不易察觉的疲惫。

她手里的黑面包比上个月又贵了15卢布,而她丈夫的工资却迟迟没有涨,战争带来的通胀,正悄悄侵蚀着每个普通家庭的生活。


“我们只希望一切快点稳定下来,”她轻声说,声音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被长期消耗磨平了的无奈,这种情绪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弥漫。

曾经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正在被柴米油盐的现实压力慢慢冷却,战争不仅消耗着国库,更消耗着人,适龄男女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难以弥补的创伤。

而另一边的欧洲,普通民众也同样不好过,能源价格暴涨让工厂的成本直线上升,普通家庭冬天的取暖费也成了沉重的负担。


西方世界内部,反对继续无限度援助乌克兰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他们自己也开始“怨声载道”。

这种来自东西方民众的镜像共鸣,构成了一幅令人深思的画面。

大国博弈的棋局下,受苦最深的,永远是渴望安稳生活的普通人。

一幅令人深思的画面:大国博弈的棋局下,受苦最深的,永远是渴望安稳生活的普通人。


在旧世界的裂缝中生长

现在的局面,很微妙,俄罗斯在硬撑,西方也在硬撑。

双方都骑虎难下,谁也输不起,谁也赢不了。

普京要是轻易停火,无法向国内的强硬派交代,等于承认了失败。

可西方要是先松开制裁,又等于在战略上认输。


但这种僵局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钱的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硬坎。

如果俄罗斯的外汇储备继续下跌,财富基金彻底耗完,就算家里还有再多的核武器,战争也只得停下。

所以,所谓的停战很可能不是一场彻底的投降,而是一种“保留部分控制区,换取经济喘息”的理性妥协。


对普京而言,这丢了些面子,却保住了里子,让俄罗斯能有机会重新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专注内部重建。

对特朗普来说,一个不弱不强、还能用来牵制中国的俄罗斯,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他也很乐见这种局面。

更重要的是这场由制裁引发的经济战,无意中加速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那就是一个多极化、去美元化的世界格局。


俄罗斯被迫进行的本币结算和向东看战略,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将扩散到全球。

这次事件可能成为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告诉全世界,当金融武器被滥用时,它的反作用力也同样巨大。

世界没有永恒的霸主,也没有永远不变的规则。


当旧秩序的裂缝出现时,新秩序的萌芽,就在裂缝中悄然生长。

现代战争的终局,往往由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书写,而非核弹的威慑。

大国博弈正从“掰手腕”式的军事对抗,转向“断粮草”式的经济绞杀,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经济成为终极武器,我们该如何重新理解这个世界的冲突与和平?

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现代战争的终极密码,不在于核武器的数量,而在于钱袋子的深浅,经济的铁律正悄无声息地改写着大国博弈的规则。

这场冲突无意中加速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多极化、去美元化的世界格局,正在旧秩序的裂缝中悄然生长。

当美元的潮水退去,我们才发现谁在裸泳,下一个被改变的,又会是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让你瞬间开窍的一句话是什么?网友分享绝了:彻底清醒!

最让你瞬间开窍的一句话是什么?网友分享绝了:彻底清醒!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08:04:40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纽约市的犹太人 ,有 33%的人在市长竞选中把票投给马姆达尼

老王说正义
2025-11-07 00:03:31
炸!顶流导演被爆骚扰多位女星,曾花7万块在夜店舔女招待的脚?!

炸!顶流导演被爆骚扰多位女星,曾花7万块在夜店舔女招待的脚?!

英国报姐
2025-11-06 21:43:31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云鹏叙事
2025-11-07 16:23:59
政治和军事难平衡,波克罗夫斯克不行了,乌军战场形势不尽如人意

政治和军事难平衡,波克罗夫斯克不行了,乌军战场形势不尽如人意

山河路口
2025-11-07 12:45:23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华医网
2025-11-08 05:41:52
裁员裁到核心是啥体验?网友:裁到我这条静脉,都照样痛很久

裁员裁到核心是啥体验?网友:裁到我这条静脉,都照样痛很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6 00:05:09
初二男生神似35岁中年人,母亲看了都恍惚,山东家长:看我家巨虎

初二男生神似35岁中年人,母亲看了都恍惚,山东家长:看我家巨虎

熙熙说教
2025-11-07 19:08:37
美巴双簧戏演砸了!前中情局官员亲口承认:我们花钱买独裁者

美巴双簧戏演砸了!前中情局官员亲口承认:我们花钱买独裁者

空天时代视频
2025-11-07 19:13:07
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缘何把昨夜的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一份非官方的美国就业数据 缘何把昨夜的美国投资者吓坏了?

财联社
2025-11-07 11:11:00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2:42:06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办公室视频流出,印证《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办公室视频流出,印证《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

美芳
2025-11-06 22:19:01
绝了!姆巴佩伊万卡红毯共舞,速度撞上优雅竟成永恒传说

绝了!姆巴佩伊万卡红毯共舞,速度撞上优雅竟成永恒传说

罗氏八卦
2025-11-07 09:10:36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8 00:45:08
特朗普称已与中俄领导人讨论无核化,外交部:中国核力量与美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特朗普称已与中俄领导人讨论无核化,外交部:中国核力量与美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澎湃新闻
2025-11-07 15:18:37
年终奖同事八千我八百,我没吵也没闹。结果半个月后公司一单都没

年终奖同事八千我八百,我没吵也没闹。结果半个月后公司一单都没

自然风清杂谈说事
2025-11-07 14:56:50
美国的选举结果利好乌克兰,可能使特朗普不得不立即转向……

美国的选举结果利好乌克兰,可能使特朗普不得不立即转向……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7 10:22:57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懂球帝
2025-11-08 00:40:08
2025-11-08 08:44:49
暮光视界
暮光视界
热爱写作与思考的记录者,坚信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价值,每一种观点都值得被聆听。
1864文章数 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罕见同卵三胞胎中,有俩是更罕见连体婴?!战胜1/5千万概率,成功分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