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起,乌克兰电报群开始流传一段俄军录音。音频里,士兵带着哭腔嘶吼:“我们被丢在红军城整整七天,连一颗子弹都没收到,指挥部电台只剩电流声。”
![]()
同一天,乌克兰陆军第 81 空突旅将这段音频剪进战场视频,还配了行字幕:“想投降先排队填表”。一句话,把俄军的体面撕得稀碎。
红军城的战局本就充满讽刺。俄宣去年曾吹嘘 “已拿下该城 90% 区域”,结果今年 10 月,乌军反推时炸断了城外最后一条铁路。如今城里驻守的,只有俄第 150 摩步师残部加一个志愿营,满打满算 1 万多人,却背着 “三缺” 名号 —— 缺粮、缺药、缺炮弹。
![]()
乌军没急着强攻,只用无人机 24 小时 “打卡”:飞一次,扔两枚 RPG 弹头,用改装航弹炸一条战壕,回来时再带一段俄军骂娘的视频。不到三天,就有俄兵把头盔内衬撕成白布条挂在枪上晃。无人机镜头一放大,那抹白刺眼得很,像投降又像挑衅,尴尬到了极点。
更丢人的是增援。俄国防部 30 日发通告称 “已派出强力集团解围”,结果乌军第 47 机步旅在城西 5 公里设下口袋阵,直接将前来救援的两个 BTG(营级战术群)包了圆。坦克先被地雷炸断履带,后面的卡车刚停下,海马斯火箭炮就 “点名” 轰击,一炮一辆,整整齐齐。现场无人机画面传回后,基辅总司令瑟尔斯基只回了四个字:“别催,再考。”——“考” 的,就是这支俄装甲纵队。
![]()
有人要问,普京不是天天喊 “不放弃一个士兵” 吗?现实是,克里姆林宫已把红军城划进 “灰色信息区”:电视台禁止提这个地名,记者敢追问就断信号。他们怕什么?怕应征入伍者的母亲们集体上街抗议。去年征来的义务兵,只训练三个月就被塞进火车送往前线,如今一半人困在红军城,另一半人的家长还在等 “演习结束” 的官方短信。
乌军心理战部队更狠,直接把俄军士兵名单做成二维码,空投到俄控区。家属扫码就能看见自家孩子是死是活,服务器瞬间被俄罗斯 IP 挤爆,逼得俄通信局连夜封禁域名。
说到伤亡,乌军 30 号晚发布的战场统计很直白:过去 48 小时,红军城方向俄军折损 1470 人,其中 340 人主动走到乌军阵地投降。理由简单又残酷:“不想饿死”。乌军给他们热水、面包,还有一张印着 “想活就打电话” 的卡片,上面是免费电话号,目前已接到 2000 多通来自俄控区的咨询。这张纸,比任何炮弹都狠 —— 动摇军心,还完全合法。
俄国防部现在只剩 “信息造假” 这招。31 号凌晨,他们放出一段拼接视频,声称 “红军城守军成功突围”,结果视频背景建筑被乌军网友一秒认出:是 2022 年马里乌波尔的旧镜头,连电线杆都没换。更离谱的是,视频里出现一辆 T-80BV 坦克,炮塔编号 501—— 而同款编号的坦克,早在今年 5 月就被乌军拖回基辅展览,门票卖 200 格里夫纳,合影另加 50。造假造到 “自家文物” 头上,也是活久见。
至于普京,他 30 号晚在索契跟军工老板开会,开口第一句没提红军城,只说 “要确保明年经济增速 2%”。现场流出的照片里,他面前摆着一盘颜色鲜艳的纸杯蛋糕。这张图被俄网友 P 成 “红军城热土”,配文:“你们的儿子在战壕吃土,老板在克里姆林宫吃蛋糕”,一分钟内转发破 10 万,俄网管删都删不过来。
红军城接下来会怎样?乌军不急着硬冲,继续玩 “猫捉老鼠”:白天用无人机炸后勤,晚上用炮营敲弹药库,顺带用高音喇叭放俄语版《生日快乐》,提醒俄兵 “又老一岁”。城里俄军唯一能做的,就是轮流到地下室找信号,给家眷发最后一条语音,开头千篇一律:“如果十天没消息,就当我不在。” 语气平静,却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说明 —— 普京这场战争,已经输到了骨头里。
别被 “俄军万人被困” 吓到,这数字背后,不过是一场更大崩塌的缩影。装备、后勤、士气、舆论,一环扣一环地垮,只是时间问题。乌克兰人清楚,胜利不靠 “人海”,靠的是一点一点把敌人磨到投降。红军城,不过是新的 “磨盘”,而普京亲手把自家士兵送进去,还顺手关上了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