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纪实类节目渐热,如何讲好真实故事引发共鸣?
纪实类节目讲好真实故事引发共鸣的方法论:其一,深入挖掘素材,既要贴近生活聚焦普通人,挖掘平凡人身上的不凡故事,又要紧跟社会热点,挖掘热点背后的深度故事以引发思考;其二,创新叙事方式,合理设置悬念与冲突增强故事吸引力,同时以情感线索串联故事,深入展现人物内心以强化情感共鸣;其三,提升制作水平,优化视听效果营造契合故事氛围的观感,运用合理剪辑技巧把控叙事节奏与逻辑;其四,加强观众互动,多渠道收集观众反馈以优化创作,鼓励观众参与素材投稿或拍摄,增强观众认同感与归属感。

2025年纪实类
节目发展现状
(一)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近年来,纪实类节目在综艺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各大平台上线的纪实类节目数量相比去年增长了不少,播放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花时间沉浸在纪实类节目所呈现的真实世界中,感受生活的百态与人生的温度。
![]()
(二)题材多元化拓展
1. 聚焦小众领域:除了传统的美食、旅行、人文历史等题材,2025年的纪实类节目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多小众领域,如气象研究、手工匠人、宠物医疗等。像纪录片《游弋在风暴之中》,记录了两个年轻人6年的追风历程,填补了中国气象纪录片的类型空白,让观众看到了气象领域鲜为人知的一面。
2. 关注社会议题:纪实类节目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性,而是更加关注社会议题,通过真实的故事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例如医疗纪实节目《医路有我》以纪实拍摄医院“第一现场”的方式,用真实生动的镜头语言,聚焦最具代表性的病症病患,客观展现医者的日常工作状态与医患之间的暖心故事,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
(三)制作水平显著提升
1. 技术赋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纪实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节目品质。超高清技术的普及,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节目中的每一个细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无人机拍摄、VR/AR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目所呈现的场景。比如,在拍摄自然风光类纪录片时,无人机可以拍摄到从高空俯瞰的壮丽景色,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
2. 叙事创新:在叙事方式上,纪实类节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叙事结构。
2025年
纪实类节目新趋势
(一)与其他类型融合发展
1. 与综艺元素融合:纪实类节目开始融入综艺元素,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例如,由湖南广电新闻中心联合索尼中国推出的全国首档中外交流真4K美食纪实节目《主厨湘遇记》于10月5日正式上线,每周日18:00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节目邀请法国米其林大厨戴广坦深入湖南长沙、怀化、湘潭、郴州、衡阳和上海等地,以修习湘菜为主线,展开一场跨越文化与味觉的对话。通过沉浸式体验湘菜技艺、探访湖湘风土人情,节目不仅精准呈现辣、鲜、香、酸的湘味精髓,更深度挖掘湘菜作为文化符号的深厚底蕴与国际表达。
![]()
2. 与剧情类融合:出现了纪实剧情类节目,将真实的故事与剧情创作相结合。这类节目在保留真实事件和人物的基础上,通过编剧的加工和演员的演绎,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如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纪实剧情片,在拍摄过程中,邀请案件当事人或相关专家进行解读,让观众在观看剧情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国际化传播趋势
1. 内容出海: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实类节目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关注。这些节目通过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2. 国际合作制作:中国纪实类节目制作方开始与国际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节目。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制作经验和理念,同时也能让中国的纪实类节目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如与国外团队合作拍摄的环保纪录片,共同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讲好真实故事
引发共鸣的方法论
(一)深入挖掘故事素材
1. 贴近生活,关注普通人:生活是纪实类节目创作的源泉,要讲好真实故事,就必须贴近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制作团队应深入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挖掘那些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
10月3日晚8点,被观众誉为“电子榨菜”的《守护解放西》第六季正式回归。这档节目构建了一个多元而立体的情感空间,打破了人们对执法者的刻板印象。在这里,执法者不是冷冰冰的权力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既有执法的坚定,也有面对复杂情境时的无奈与挣扎。节目中,我们看到的民警形象是多维度的。他们是维护秩序的执法者,也是排忧解难的调解员;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也是体贴入微的倾听者。这种角色多元性建立了更为平等的情感连接,让观众看到执法过程中的人性温度。
2. 关注社会热点,挖掘深度故事:紧跟社会热点话题,挖掘背后的深度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当社会上对某个问题关注度较高时,纪实类节目可以及时介入,通过真实的记录和采访,呈现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例如,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制作一档关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的纪实节目,记录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扰时的真实状态和咨询师的帮助过程,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
(二)创新叙事方式
1. 设置悬念与冲突:在叙事过程中,合理设置悬念和冲突,能够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紧张感,让观众产生持续的观看兴趣。可以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引发观众的好奇心,然后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逐步揭示答案;也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目标与现实的差距等方式,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在创业纪实节目中,创业者在面临资金短缺、市场竞争等困难时,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故事的冲突点,吸引观众关注他们的创业历程。
2. 运用情感线索:情感是引发观众共鸣的重要因素,通过情感线索串联故事,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共鸣。可以从人物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入手,挖掘其中的情感故事。在家庭纪实节目中,展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矛盾与和解,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珍贵。
人物群像纪实节目《人生一万年》第二季自开播以来便打破了传统老年题材节目的叙事框架。节目不止于仅仅探寻“如何活到一百岁”的生理命题,而是掀开岁月的帘幕,探问“如何好好活到一百岁”的灵魂质地。延续第一季对“长寿密码”与“生命质量”的温暖追问,第二季节目将走进湖南、云南、江苏、湖北、西藏、陕西、广东、海南、河南、中国香港等地,记录多位百岁老人鲜活生动的日常,展现他们跨越时代的生命力与精神风貌。
![]()
(三)提升制作水平
1. 优化视听效果:优质的视听效果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在拍摄过程中,要注重画面的构图、光线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营造出与故事氛围相契合的视觉效果;在音效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环境音效,增强节目的真实感和氛围感。比如在拍摄自然纪录片时,运用高清镜头捕捉大自然的美景,搭配悠扬的背景音乐,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2. 合理运用剪辑技巧:剪辑是叙事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剪辑,可以优化故事的节奏和逻辑。在剪辑过程中,要注意镜头的组接、画面的转场和时间的把控,使故事的发展更加流畅自然。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也可以通过快慢镜头的运用,调节故事的节奏,增强情感的表达。
(四)加强与观众互动
1. 倾听观众声音:制作方要重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观众的反馈。可以在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平台上开展问卷调查、话题讨论等活动,了解观众对节目的评价和期望,以便在后续的创作中进行改进。
2. 鼓励观众参与创作:让观众参与到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中来,能够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开展观众投稿活动,收集观众身边的真实故事;也可以邀请观众参与节目拍摄,让他们成为节目的一部分。例如,一些旅行纪实节目邀请观众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照片,制作方从中选取素材进行创作,这样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也让观众感受到自己与节目之间的紧密联系。
纪实类节目在2025年呈现出市场热度攀升、题材多元化、制作水平提升等发展现状,以及与其他类型融合、线上线下联动、国际化传播等新趋势。要讲好真实故事引发共鸣,需要深入挖掘故事素材,创新叙事方式,提升制作水平,加强与观众互动。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剖析和失败案例的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纪实类节目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纪实类节目,让观众在真实的故事中感受生活的力量,引发情感共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