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气候投融资绘就西北干旱区绿色发展新画卷

0
分享至

作为黄河上游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地处西北干旱区,肩负着守护黄河生态廊道、打造“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为了实现“减排与增长”的协同效应,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发展路径,兰州凭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领域的前期基础,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2022年8月,兰州成功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省会试点城市,自此踏上了绿色转型的探索之路。这一机遇为兰州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力,自此开启了以金融工具创新实现“减排与增长”共赢、不断探索西北干旱区绿色转型的新征程。

试点推进之初,兰州就拿出“织毛衣”的细致劲儿,以制度构建为核心,编织起覆盖九大领域的政策网络。围绕“减缓与适应”两大维度,市生态环境局联合17家部门出台33项政策,形成“顶层设计—中层衔接—基层落地”的立体化支撑体系。顶层明确“抓产业、抓市场、抓项目”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兰州市绿色及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管理办法》动态筛选优质项目;中层推进跨部门协同,2023年启动建设的产融对接综合服务平台已吸引34家企业、24家金融机构入驻,2025年6月上线试运行后实现项目与资本智能匹配;基层则创新推出林业碳汇“1+3”政策矩阵,从6个方面搭建制度框架,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保障。同时,兰州建立覆盖11个子类的项目储备库与实施库,截至2025年6月,储备库项目达199个、总投资1676.86亿元,20个项目入选省级库,占全省近四成,实力不容小觑。

在实践层面,兰州聚焦固废处置、绿色金融等领域,打出一个个漂亮的“绿色组合拳”。固废处理领域,兰州海中环保依托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构建“废物焚烧—余热利用—残渣成材”闭环,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处理工业固废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节约填埋土地50亩,既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又为传统水泥产业开辟绿色赛道。绿色金融领域,金融机构创新定制化服务,华润永登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获建行10年期长期低息贷款,项目建成后年均提供17亿千瓦时清洁电量,减排二氧化碳140多万吨;永登祁连山固废处理项目获1.46亿元授信,首笔资金已到位,有效缓解企业“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痛点。2024年,兰州绿色贷款余额达2296.94亿元,占全省56.39%,同比增速16.39%,远超传统贷款增速,同时也印证了金融机构投资绿色项目的信心。

林业碳汇是兰州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突破口。2022年,兰州完成全省首单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交易,34万亩人工造林实现收益340万元;2024年出台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72万亩人工造林开发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

截至2025年8月,兰州三批12个气候投融资项目达成签约,总投资480.1亿元,到位资金89.5亿元,项目涵盖光伏、污水循环利用、地岩热供热等领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企业从“观望”转向主动申报绿色项目,金融机构破解不敢贷、不愿贷困境,市场活力显著提升。

未来,兰州将持续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优化产融对接平台功能,实现项目全流程线上管理;拓展碳汇期权、保险等工具,开发绿色消费碳普惠场景;强化项目动态监管与技术储备,培育多元化承贷主体。

这座黄河之畔的工业城市,正以“制度筑基、金融活水、数字链接”的三轴联动模式,为西北干旱区生态资产资本化提供“兰州样本”,也为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让西北大地的绿色画卷越画越鲜活。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吕胜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34536文章数 8534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