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比较关注的战场是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红军村的战况。
说到红军村,就要跟另外一个跟他相似的城市联系起来这个城市就是它北面的米尔诺霍拉德。
俄罗斯军队是怎么进攻的呢?
俄军目前是对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霍拉德两座战前人口6万人的城市,进行南北东三面包围作战。
包围圈的开口目前2公里到8公里之间;
大家看看下图,就立刻明白整个战场的态势。
![]()
俄罗斯军队是想张开一个大嘴把乌军给吞进去,这个大嘴宽度是2km到8km。
这也说明了俄罗斯军队说的包围乌军不是事实。
乌克兰军队实际上是想努力的把这个包围圈的开口扩的更大一些。
无论是南面的波格罗夫斯克,也就是红军村,还是北面的米尔诺霍拉德都是如此。
但现在的情况对乌克兰不是太妙。尤其是波克罗夫斯克地区,已经被俄罗斯军队渗透进200多人。
这个地方对于乌军比较危险,怕的就是这些人形成气候,这就有点儿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旦形成气候就难办了。
现在乌克兰军队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把这股敌军给清缴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战局困难,但是仍然在掌控中。
相比南面的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霍拉德形势要好一些。
在其附近的多布罗皮利亚地区,乌克兰甚至对俄罗斯形成三个包围圈,分别是库切里夫亚尔、沃洛德米里夫卡以及拉津 - 罗登斯克这三个包围圈。
也就是下图当中的b,c,d三个包围圈。
![]()
那么这三个包围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
面对气势汹汹的俄军,乌军投入了多支战力强劲的部队联合作战,以第33和425突击团作为先锋,再搭配第1、24、25突击营以及第79、82空中突击旅紧密配合。
这些部队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正面牵制俄军主力,有的则从两翼悄悄迂回推进,逐步压缩俄军的活动空间,为分割包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亚速第一军、第93旅等部队提前在该区域扎稳阵脚,构建起基础防线,防止俄军轻易突破或逃窜。
期间乌军还收复了新米哈伊洛夫卡等数个村镇,进一步割裂了俄军的战线衔接。
具体来说,乌军是这样打的。
乌军先是在西部高地实现突破,随后又从北部发起进攻,通过这种钳形攻势的打法,逐步收紧对俄军突出部的包围。
同时,乌军还将防线提前规划分区,把俄军推进的机械化部队引导至预设的不同区域。
比如俄军原本计划分五路推进,重点进攻沙霍夫和弗拉基米里夫卡两条线路,乌军就针对性地在这些线路周边布置阵地,把冒进的俄军分别引入不同包围圈中,
最终成功将俄军分割在三个独立区域,形成了包围圈雏形。
![]()
乌军在该区域大量运用无人机,一方面实时侦察俄军装甲车队、补给车队的动向,为地面反坦克小组和炮兵精准报靶;另一方面还直接配合反装甲小组、炮兵以及地雷区作战,摧毁大量俄军装甲车,削弱俄军机动能力。
对于试图突围或增援的俄军,乌军实施火力交叉压制,连俄军派来的精锐特种部队都未能突破防线。
此外,乌军通畅的地面通讯能保障其从克拉马托尔斯克和鲁日夫卡获得稳定补给,确保攻势持续,而俄军则因补给线和通信被乌军切断,难以相互支援,只能困在包围圈内被动防御。
乌军当中的巴西特遣队作为高机动性步兵部队,承担着快速反应任务。他们凭借丰富的特种作战经验,负责清剿试图突围的俄军步兵,对残敌实施包围歼灭。
这种对突围力量的有效遏制,让原本的包围圈更加稳固,也使得俄军难以打破被困局面,最终三个包围圈完全成型并持续对俄军形成挤压态势。
![]()
看到上面的整个过程,我们就能够看出,在这场战斗中,乌军战术高超,部署严密,俄罗斯军队完全不是对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狼狈,今天看到一个消息。
格拉西莫夫因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的失败,解除了俄罗斯第51集团军司令米尔恰科夫中将和第132旅(51A)旅长奈穆申少将的职务。
![]()
有网友问了一个问题,为啥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市区被俄军逐渐占领,渗透,但是在同一战场的北面,多布罗皮利亚却取得了卓越的战绩?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
这里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波克罗夫斯克是顿涅茨克州的交通枢纽,拿下此地就能打开通往乌军乌东核心防线的门户,所以俄军将其当作主攻重点,集结了大量兵力。
俄军深知市区防线坚固,没有正面强攻,而是采用2 - 5人的小股渗透小组,利用乌军防线轮换等防守漏洞,日夜不停寻找空隙渗透。
这些小组分散穿过无人地带后再集结,还试图与外部装甲力量里应外合。这种战术特别适配巷战,能规避大规模部队在城市里机动不便的问题,逐步实现对市区的蚕食。
而在多布罗皮利亚:
俄军冒进突击+兵力分散,暴露了致命短板:
俄军在此地计划分五路推进,把机械化部队当作主攻力量,试图快速形成突破以威胁波克罗夫斯克侧翼。
但这种打法使得兵力被分散,且推进过于追求速度,既没做好侧翼保护,也没巩固占领区。而且投入的部队虽涵盖第8集团军等多支部队,
可后续增援的海军陆战旅等力量难以突破乌军防线,最终陷入孤立,和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俄军的协同作战完全脱节。
![]()
写到这儿,我相信很多网友就能够对整个战局了然于胸了。
这里也能够进一步的做个判断,那就是:波克罗夫斯克的问题不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方面。
11月2日,前一天遭到乌克兰远程袭击的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图阿普谢油港再次被攻击。
乌克兰安全局通报称:已确认5次无人机撞击目标。袭击导致至少4个用于油轮装卸的装油平台被击中。港口设施也遭到破坏。
![]()
一同被击中的还有3艘“影子舰队”油轮中的两艘。
图阿普塞港属于俄罗斯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码头和炼油厂。俄罗斯经由该港口出口的石油占总出口量的20%。
现在问题就在于乌克兰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前一天刚袭击,按说俄罗斯应该有准备吧,结果没有,还是被打。
俄罗斯就是这样被完虐,俄罗斯某人还在醉心于自己的吞并乌克兰的梦想当中。
这让我想起了高晓松做的一个节目。
2014年,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高晓松做了一期名叫“普京的克里米亚”的节目。
在这期节目里,高晓松表示,历史早已证明,一个国家吞并领土的企图一旦轻易得逞就绝不会停止,并断言《明斯克协议》和当年的《慕尼黑协定》一样,是战争的前兆而不是和平的曙光。
他还指出,俄罗斯是一个“由强人领导的弱国”,并且强调说,俄罗斯的武器都是破铜烂铁,世二军完全名不副实。
现在看他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这人呐一定不能太高估自己。
一旦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神话,
到了哪一天就可能变成人人眼中的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