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十月,由古城西安开往圣地延安的高速铁路列车,就要正式开通了。这是继西延铁路、包茂高速西延一级、包茂高速西延新通道投运后,即将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高速铁路,将使美水之乡到省城的行程,缩短到一个小时之内,这里的人们翘首以盼。
![]()
依稀记得,三十二年前,停摆许久的西延老铁路悄然复工,经过几年艰苦漫长的施工,于1992年底建成通车,老区人民终于拥有了一条走出大山深沟的铁路。虽然路况很差,列车行进的速度也极为缓慢,但毕竟出门有火车坐了,心情仍是久久激动不已。而在此之前,身居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人们,走向远方唯一的一条路,便是极其简易的210国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关中长途跋涉来陕北支援教育的岳父岳母,每次回华州探亲,路上顺利需整两天,遇雨雪天或其他意外,则需三五天,逶迤崎岖的盘山路,颠簸震荡的敞篷车,灰头土脸的行程,每一次的归途,愁肠百结却又欲罢不能;那时,在尚未通公路的洛河川,爷爷拉起毛驴驮着奶奶,去八十里外的延安治眼疾,不论是翻几架大山走捷径路,还是沿洛河边小道到县城,再折转北上,单趟都要走两三天。试想,在那个交通不便,道路不畅,行路堪比登天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他们,该是倍受了何等的煎熬与艰辛啊。即便是到了1989年初,携新婚妻子回华州谒亲,虽已乘上了长途大客车,路途依然艰险曲折,好几处路段,让第一次出远门的我提心吊胆、后怕不已,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两天才到家,也让我从另一个层面更好地理解了洛河川俗语:“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含义。然而,这样的境况并未持续太久,跨入新世纪后很快得到了改观。2006年9月底,包茂高速西延一级公路正式通车,现今人们习惯称“老高速”,双向四车道路面,虽等级略低一些,却让去省城西安的行程缩短至四个小时左右,当天即可轻松往返,短短十余年间,该是多大的变化!更令人欣喜的是,十年后的2016年9月,另一条双向六车道的西延高速又开通了,与包茂高速西延一级路相比,这条高速新通道少了许多弯道,路面笔直平坦,自然提高了车速,安全度也更高。穿梭在这样的坦途中,聆听着悦耳的车载音乐,浏览着窗外如画的悦目风景,去往古城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让人无不感叹现代交通的舒适便捷快速。如今,洛河川走向远方的行程,可以乘坐即将开通的高铁,可以乘坐已提速的火车,也可以乘坐圣地新机场的定期航班,更可以自驾选择新老高速,三十多年前出行的窘境已不复再现,诚可谓“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光阴荏苒,时事倥偬,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三十年也仅仅只是“弹指一瞬”。然而,在这区区的三十年里,亲历着与神州大地一样万千巨变的洛河两岸,伴随着省际间互通高速,县域间也被精心设计的高速公路逐步链接贯通。曾经的“穷山恶水,道阻且长”,已被无数座高跨桥与过水小桥连接,变为坦途;曾经的“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已被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的时代列车,抛置身后,成为一去不复的历史。试看今日之神州大地,试看今日之美水之乡,数桥飞架南北,天堑终于变“通途”!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顾问 :魏新怀 刘虎林 高延平 刘玉东 张湛武
主 编 :刘 亮
副 主 编 :郭 毅 吴生斌
执行主编 :李绥宁
解说编辑 :陈 军
播 读 :陈 军
图文编辑 :白延香
![]()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白延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