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0月30日,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组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开展帮扶项目发布、专家义诊等活动。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及相关负责人参与此次调研,实地回访察右中旗、察右后旗(以下简称“两旗”)重点帮扶企业,释放持续深化帮扶的明确信号。
在“两旗”定点帮扶项目发布仪式上,中国平安明确五大帮扶新举措:拟采购“两旗”特色农产品不低于3000万元;向重点帮扶企业新增500万元授信及50万元产业提升资金;投入55万元务农人员意外险保障、30万元交通安全设施及25万元医疗帮扶资金;落地2个“乡风文明100”党建共建点,以精准投入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金融赋能:“小燕麦”长成“大产业”
当天上午,胡剑锋一行实地考察阴山优麦农产品加工生产线,见证这家位于察右中旗的企业从“小微企业”到“行业龙头”的蜕变。作为中国平安帮扶的标杆企业,阴山优麦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平安“综合金融+产业赋能”模式支持下,年销售额从数百万元跃升至4亿元,累计收购燕麦原粮7万吨,为农户创收超2.9亿元。
2018年承接“两旗”结对帮扶任务后,中国平安创新推出“保险+贴息贷+订单农业+溯源+协销”方案,为阴山优麦量身定制“平安振兴保”。通过“保证保险+全额贴息”撬动9300万元免息贷款,支持其建成国内最大裸燕麦加工厂,年产燕麦香米、麦片各2万吨。近期,双方再签战略合作协议,1500万元授信的首期500万元已落地,助力产业链延伸。
平安还针对性开发燕麦种植保险,联合企业推出“高于市场价20%保底收购”政策,配套种子发放、技术指导等扶持,2018至2024年带动近8000户农户增收2亿元。同时以消费帮扶兜底销售,累计采购阴山优麦产品超1.3亿元,让“中国燕麦谷”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多维发力:七年帮扶结下丰硕果
在与企业、农户代表的座谈会上,胡剑锋回顾了平安七年帮扶历程。2018年以来,平安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优势,通过“三村工程”“三下乡”行动,在“两旗”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2亿元,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等全面振兴。
党建共建方面,平安在“两旗”11个村建党建点,投入55.7万元升级党群设施,惠及1.3万户农户;在内蒙古10个盟市35个旗县累计落地87个农村党建数字中心,投入376万元。产业帮扶上,2021至2025年捐赠750万元支持燕麦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535名致富带头人,为红驼、肉牛等产业投入1088万元完善产业链。
金融保障持续加码:除阴山优麦外,平安为察右中旗3797位老人提供超7.62亿元意外险保障,为察右后旗万余名务农人员捐赠“农忙保”。民生改善成效显著:30万元建成的平安示范路段事故率大幅下降;升级52所智慧村卫生室,培训212名村医,450万元“光明行”基金完成665例白内障手术;升级47所智慧小学,捐赠10万册图书及420万元教学资源。消费帮扶累计带动“两旗”特色产品销售超1.7亿元,稳定农户收入。
坚守初心:全国帮扶格局持续深化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平安在全国布局400余个帮扶点,向19省市76个村派驻123名驻村干部。通过“三村工程”累计投放帮扶资金1698.96亿元,培育8万名致富带头人,采购帮扶产品超11亿元;升级1273所村卫生室、1039所智慧小学,医疗帮扶覆盖76万人,教育帮扶惠及31万乡村学生。
中国平安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优化“党建+产业+金融+民生+消费”帮扶模式,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实践中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