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聊到洛克希德的3马赫A-12侦察机和SR-71等衍生型号时,多次提到当时和A-12竞争的对手——康维尔的“王鱼”。实际上在一开始的竞争中,洛克希德直到A-12的方案早期都一直落后于王鱼,但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最后以A-12的胜出而告终。今天就来聊聊康维尔的这款王鱼——Kingfish,以及它为什么会落败。
![]()
王鱼又称鲭鱼.jpg
![]()
康维尔“王鱼”(艺术图)
其实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王鱼”在科幻色彩上也一点不比A-12逊色,这两货的起源都是来自于中情局对U-2本身性能的担优。由于当时U-2的雷达隐身能力并不是很突出,还在研发阶段中情局就认为其使用寿命只有18个月左右——意思是从投入使用到苏联研制出对抗U-2的手段,这中间只有大概18个月,这个时间后来进一步缩短到6个月。实际上,在U-2前几次飞越苏联领空时,已经有证据表明苏联不仅能够发现U-2,还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跟踪,只是缺乏有效的攻击手段。
![]()
最出名的间谍飞机U-2
为了减少U-2被发现的可能,中情局一度实施了一项“彩虹计划”,试图通过诸如增加机身涂层或发射反相位回波等措施来减少U-2的RCS值,但收效甚微,反而这些措施还增加了U-2的自重、降低了巡航高度,使得其更容易被拦截,最后彩虹计划于1958年无果而终。不过当时雷达显示系统有个缺陷,在发现和跟踪高速目标时,由于处理能力有限,雷达显示屏上会将其显示为一系列不连续的点,因此极易和背景噪音信号混在一起被系统滤除掉。
于是对抗雷达最有效的措施又回到了高速上,中情局于1957年启动了代号为“古斯特”(Gusto)的项目。当时不止是康维尔和洛克希德,包括波音公司和美国海军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美国海军大概是受大航母思维的影响,设想用一个巨大的气球,把一台飞行器吊到高空释放,然后用火箭加速,再用冲压发动机进行高速巡航,最后论证的结果是这个气球直径将达到1英里以上,显然不切实际,因此首先被放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