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了减肥药物在减轻体重及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的减重幅度更大,且均能促进血糖恢复、实现2型糖尿病缓解并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978-z
研究背景
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率正快速攀升,会造成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总体死亡率的显著上升。仅依靠饮食与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往往效果不足,近年来新型减肥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直接比较减肥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有限,网络Meta分析能够通过间接比较突破这一局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截至2025年1月31日的欧洲现有所有减肥药物的公开数据,提供关于减肥药疗效与安全性的全面评估依据。
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及筛选
通过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截止日期2025年1月31日),纳入符合以下条件的安慰剂对照或阳性对照RCT:
≥18岁的肥胖(BMI≥30 kg/m²)或超重(BMI>25 kg/m²)患者;
治疗周期不少于48周;
试验组药物已获批且至少一个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ASO)成员国上市(截至2025年1月31日);
对照组为安慰剂或其它减肥药物。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为研究结束时总体重减轻百分比(TBWL%)。次要终点包括1年、2年及≥3年TBWL%,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心理健康,严重不良事件,生活质量,心血管发病和死亡,肥胖相关并发症缓解情况及全因死亡。
统计分析方法
网络Meta分析仅针对至少包含10项RCT的结局指标进行。对于其他结局指标,数据支持的话则进行传统Meta分析。亚组中仅有一项RCT时,采用描述性方式呈现结果。连续变量采用均值及95%CI表示,分类变量采用Mantel-Haenszel比值比表示,所有计算均基于随机效应模型。
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60,307名患者(其中32,598例接受药物治疗,27,709例接受安慰剂),共纳入56项RCT,共60组比较,58组安慰剂对照,另两组头对头比较为利拉鲁肽vs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vs利拉鲁肽。
所有比较中,涉及奥利司他360 mg(22组比较)、司美格鲁肽2.4 mg(14组比较)、利拉鲁肽3.0 mg(11组比较)、替尔泊肽10-15 mg(6组比较)、纳曲酮/安非他酮32/360 mg(5组比较)以及芬特明/托吡酯15/92 mg(2组比较)。
减重效果
55个比较的网络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所有药物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更高的TBWL%,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TBWL%估计值>10%。
![]()
图.不同时间的药物减重效果(TBWL%)森林图
体重反弹:四项试验报告了停止药物治疗后的体重反弹数据,利拉鲁肽停药12周、司美格鲁肽停药26周、替尔泊肽停药52周、司美格鲁肽停药52周,体重分别反弹了治疗期间所减体重的47%、43%、67%和53%。
其它体重指标: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在腰围和BMI上均显示出更显著的改善效果。
除奥利司他外,所有药物体重减轻≥5%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及部分利拉鲁肽治疗中,体重减轻>20%患者比例更高。替尔泊肽治疗中,体重减轻≥25%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OR 33.8,95%CI 18.4-61.9,P<0.001)。
代谢指标:血糖、血压、血脂
替尔泊肽降低HbA1c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药物,而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在降低FPG方面优于其它药物。
奥利司他降低总胆固醇的效果最为显著,芬特明/托吡酯相较于安慰剂也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结果。替尔泊肽、纳曲酮/安非他酮和利拉鲁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提升幅度更大。司美格鲁肽、芬特明/托吡酯、奥利司他和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纳曲酮/安非他酮与收缩压的显著升高相关。除利拉鲁肽外,其它药物均对收缩压产生显著的有利影响,部分药物(芬特明/托吡酯、替尔泊肽和奥利司他)对舒张压也显著有益。
表.不同药物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
心血管结局
总计有33项、37项和7项RCT分别报告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以及心衰住院:
司美格鲁肽与MACE风险显著降低相关;
司美格鲁肽和纳曲酮/安非他酮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替尔泊肽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司美格鲁肽呈现降低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安全性
除纳曲酮/安非他酮与抑郁风险显著降低相关外,未发现其它药物与企图自杀或抑郁风险存在显著关联。
司美格鲁肽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其它药物对该终点未显示显著影响。
除纳曲酮/安非他酮外,所有药物与安慰剂相比均未呈现严重不良事件风险显著升高。治疗中断率与安慰剂组相当,组间无显著差异。
并发症
并发症
研究数
效果
心血管疾病
2
司美格鲁肽和纳曲酮/安非他酮均较安慰剂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司美格鲁肽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急性心梗风险显著降低相关;
纳曲酮/安非他酮可降低心血管死亡。
心衰住院
3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均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糖尿病前期
2
奥利司他、利拉鲁肽、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总体重减轻百分比、HbA1c和FPG。前三者与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降低相关。后三者较安慰剂更可能实现血糖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
11
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和纳曲酮/安非他酮显著改善HbA1c和FPG。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2
替尔泊肽可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肝脏硬度值,并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缓解率显著升高及肝纤维化至少一个等级的改善相关;
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均较安慰剂更大程度的减少肝脏脂肪。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
替尔泊肽可降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膝关节骨关节炎
2
司美格鲁肽可减轻膝关节疼痛并改善躯体功能。
当前药物的总体减重疗效差异较大,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以及芬特明/托吡酯(程度稍弱)显示出较好的减重效果,达到预定减重目标的患者比例也更高。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降低HbA1c和FPG的效果更优,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两者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效果也更为突出。所有药物均能改善血脂谱,其中奥利司他因抑制肠道脂肪吸收对总胆固醇效果显著。多数药物可降低甘油三酯,减重幅度越大者效果越明显。除纳曲酮/安非他酮可能升高收缩压外,其他药物均能改善血压。
心血管结局试验显示,司美格鲁肽可降低MACE风险。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均可减少心衰住院风险。司美格鲁肽和纳曲酮/安非他酮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替尔泊肽的影响尚待明确。
替尔泊肽显著降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司美格鲁肽可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受限,这些效益主要源于减重本身而非药物特异性作用。
局限性:
研究人群存在异质性,参与者基线BMI、年龄、并发症差异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特殊人群(BMI≥40、老年人、青少年等)数据有限;
多数试验为安慰剂对照,头对头比较试验较少;
安慰剂对照组的生活方式干预强度不同,可能影响结果;
长期安全性、体成分变化等关键指标报告不全面;
超过两年的减重维持、代谢影响、安全性数据较少,无法评估治疗获益持久性;
网络Meta分析通过假设特定干预措施的相对效应在所有纳入研究中具有一致性来整合多项试验的证据。但其实研究设计和受试者特征未必具有同质性。尽管主要分析中未检测到显著不一致性(H指数<3),结果解读时仍需考虑试验人群和研究方法存在的差异。
研究结论
因为某些药物在体重减轻和/或特定肥胖并发症方面表现出比其他药物更显著的效果,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肥胖相关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定制肥胖药物治疗方案。本研究强烈推荐肥胖患者早期干预,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Nat Med 31, 3317–3329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978-z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