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过去10年,无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皆呈现缓步下降的趋势。这是一种“情绪平淡化”或“情绪荒漠化”趋势,比单纯的“不快乐”更为复杂和值得警惕。也就是说,我们职场人并非在“快乐”与“痛苦”之间挣扎,而是陷入了一种,打个比方,“功能性麻木” 的状态,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节能模式,通过降低所有情绪的强度来适应高要求、低掌控、缺乏意义感的工作环境。
至于我们的情绪比例是否健康,积极心理学提出我们最好的情绪状态是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达到3:1比例,这是一种情绪丰富、有韧性、有批判精神也有创造性的一种生机蓬勃的状态。而中国职场的数据显示,我们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长期以来只有1.4:1左右,处于有一些类似“抑郁倾向”的状态。
要扭转这一趋势,既需要个人层面的心理调适,也需要组织层面提供支持,从单纯关注“绩效”转向更多关注“活力”,从单纯提供“激励”转向更多滋养“意义”,为员工创造能够安全表达情绪、体验心流和建立真诚连接的空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