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年前,还有美国议员拿着一张泛黄的、来自一百多年前的“湖广铁路五厘利息递还金英镑借款债券”,在镜头前大放厥词,叫嚣着要中国连本带息偿还1.6万亿美元。
这听起来像不像一出穿越闹剧?一张百年前的旧纸,怎么就变成了天文数字的账单?
![]()
这背后,牵扯出的是一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史,一笔从清朝末年就没算清的烂账。
1912年,清帝退位,王朝落幕,但它留下的烂摊子却远未终结。
据统计,当时清政府尚未偿还的各类外债本息合计高达7.3亿两白银。
这笔钱,是什么概念?
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撑死也就八九千万两。
![]()
这7.3亿两白银,相当于要整个国家不吃不喝近十年才能还清。
这笔足以压垮任何新政权的巨额债务,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答案,就在毛泽东的三个字里:“不承认”。
![]()
从天朝上国到债务殖民地
这笔烂账的源头,要从那个自诩“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乾隆时代说起。
当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远道而来时,却被乾隆皇帝以“天朝无所不有”为由轻蔑地打发了。
![]()
他不知道,他关上的不只是一扇贸易的门,更是中国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之窗。
盛世的表象下,是财政的巨大窟窿。
乾隆皇帝为自己的八十大寿,仅江南织造局就花了300万两白银;七次南巡更是耗资超过2000万两。
![]()
国库从康熙时期的8000万两,骤降到他离世时的2000万两。
真正的噩梦,从1840年的炮声开始。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不仅轰开了国门,也开启了“赔款”这个屈辱的阀门。
《南京条约》的2100万银元,只是一个开始。
为了凑钱,清政府第一次向外国银行伸手,借下了年息高达12%的外债。
![]()
从此,潘多拉的魔盒被彻底打开。
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壁江山,断了清政府最重要的财源——江南地区的税收。
为了镇压内乱,清政府病急乱投医,开始拿主权换贷款。
1853年,江苏巡抚以江海关的关税作为抵押,向洋人借款。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拿国家主权的核心利益去作保。从
![]()
1861年起,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大权,更是连续83年落入英国人手中。
国家的钱袋子,被别人牢牢攥住。
外部,战争一场接一场,赔款一次比一次多。
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加上“赎辽费”等,总计2.315亿两。
这笔钱是当时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
![]()
还不起怎么办?
只能借。
清政府向英、法、俄、德等国借新债还旧债,抵押物从海关税,扩展到了铁路、矿山、盐税。
最终的致命一击,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
4.5亿两白银的本金,分39年还清,连本带息总额高达近10亿两白银。
![]()
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中国约4亿人,等于每个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为这笔赔款背上近3两白银的债务。
至此,清政府财政彻底破产,关税、盐税两大财源被外国控制,仅剩田赋苟延残喘。
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沦为了一个“债务殖民地”。
![]()
一笔勾销百年国耻的“恶债”
1912年,清朝亡了。
但债务这个幽灵,却缠上了新生的民国政府。
无论是孙中山的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袁世凯北洋政府,亦或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他们都做出了同一个选择——继承这笔债务。
![]()
为什么?
因为他们太需要国际社会的承认了。
想获得列强的承认,想从他们那里借到钱来维持政权、打内战,就必须摆出“负责任”的姿态。
于是,他们选择“接盘”这个烂摊子。
结果就是,整个民国时期,中国都在勒紧裤腰带替前朝还债。
![]()
从1902年到1938年,中国实际支付给列强的赔款高达5.76亿两白银。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拿着从中国收到的“庚子赔款”,转身就用来扩充军备,最终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我们自己的钱,成了敌人打我们的子弹。
这个死循环,看似无解。
![]()
直到1949年,一个全新的中国诞生。
面对这个百年烂账,毛泽东的态度极其鲜明。
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什么意思?
![]()
就是新中国这个“新房子”,必须先把旧时代留下的垃圾、污垢(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特权、巨额外债)全部清理干净,才能把客人(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请进来。
毛泽东的核心决策是:废除晚清和民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对基于这些条约产生的所有外债,一概不予承认。
![]()
这在当时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很多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被国际社会孤立?会不会引来新的干涉?
但毛泽东和当时的领导集体看得很透彻。
他们明白,这些所谓的“债务”,本质上不是平等的商业借贷,而是帝国主义通过战争、讹诈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政治枷锁。
![]()
它们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了不公义和掠夺性。
毛泽东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直白而有力:“谁签订的条约,这笔钱就应该找谁去要。”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那些债权人应该去找清政府的遗老遗少,去找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而不是找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新中国。
![]()
1949年9月29日,《共同纲领》正式宣告:“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这短短一句话,就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百年的债务枷锁,连同其背后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一笔勾销。
这一决策的深远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
![]()
它在政治上,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最有力宣言。
它意味着中国不再承认旧有的、被支配的国际秩序,而是要作为平等的、独立自主的一员,参与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拒绝偿还这笔烂账,让新中国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
省下来的,是真金白银。
这些宝贵的资金,被投入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投入到156个重点工业项目,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发,投入到扫盲和基础教育。
中国没有像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那样,独立后依然深陷“债务陷阱”,发展处处受制于人。
![]()
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一些美国投机者拿着当年的湖广铁路债券,在美国法院起诉中国政府,要求偿还。
![]()
面对这种纠缠,邓小平的态度和毛泽东一脉相承,以“历史债务不具法律效力”为由断然拒绝。
参考资料: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终结旧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历史
2022-08-24 10:43 外交部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