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脑萎缩,多数人会直接与“衰老”挂钩,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但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年轻患者占比逐渐上升,不少30-40岁的人群也出现了小脑萎缩的早期症状。其实,小脑萎缩本质是小脑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衰老只是诱因之一,以下3类年轻人更要提高警惕。
第一类是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的年轻人。现代年轻人常因工作、娱乐熬夜,却不知睡眠对小脑健康至关重要。小脑在睡眠中完成神经细胞修复和代谢废物排出,长期凌晨后入睡、日均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小脑神经元持续处于疲劳状态,加速细胞老化凋亡,增加萎缩风险。临床中就有28岁的程序员因连续三年熬夜加班,出现走路不稳、手指精细动作失灵的症状,检查后确诊轻度小脑萎缩。
![]()
第二类是长期酗酒的年轻人。酒精对小脑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小脑Purkinje细胞对酒精尤为敏感,长期每日饮酒量超过2两,会直接破坏这类细胞,导致小脑体积缩小。很多年轻人仗着年轻“千杯不醉”,却不知从第一次过量饮酒开始,就已给小脑埋下隐患。这类患者早期常表现为“醉酒步态”,后期会发展为持续性平衡障碍。
第三类是有家族遗传史且忽视预防的年轻人。遗传性小脑萎缩在年轻患者中占比约30%,若直系亲属中有患病者,其患病概率会比普通人高5倍。不少年轻人认为“没发病就不用管”,却不知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清淡饮食等方式可延缓发病时间,甚至避免症状出现。
小脑萎缩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的不良习惯正不断降低发病年龄。若出现走路打晃、拿筷不稳、言语含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筛查。养护小脑,从规律作息、远离酒精、定期体检开始,永远都不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