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诗:“少时无俗韵,性本爱丘山。”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自然,喜欢山林。其实他辞官归隐之后,才开始写这些田园诗,似乎要从儿童时期追溯,追溯自己喜欢自然的本性。那么人本来就喜欢自然界吗?
![]()
并不一定。尤其是当代人,并不喜欢纯粹的自然界。倘若把很多人弄到山林中,让他们自己谋生,恐怕他们都得饿死。虽然古代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人要与自然和谐为一,但现在早已经远离了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性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人性已经完全被改变。即便在农耕文明时代,也有很多达官贵人,他们喜欢享受荣华富贵,而不喜欢整天在山林间游逛。喜欢归隐的诗人并不多,只有他们仕途不顺的时候,才会想到归隐,似乎陶渊明成了他们精神的港湾。当他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是从来不会想到归隐的,也不会想到到山林间游逛,除非和其他的达官贵人一起吟风弄月,叫做文人雅集,弄一弄曲水流觞的游戏,喝酒作诗,就觉得很有意思,却不是真正的归隐山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很可能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就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人是环境的产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倘若人脱离了自然环境,而且长期脱离,就很可能出现问题,不但精神出现问题,而且肉体有可能生病,需要定期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哪怕只是游山玩水,也是美好的。这是古人认为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并不一定是科学。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确实是环境的产物,应该到自然界中去陶冶心情,而不能只是躲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不能只是忙于俗事而得不到解脱。
可是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早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起码他们会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城市化进程完成以后,有六亿多的人进入城市,基本上都住在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里。倘若他们想出来透透气,就可以到街心公园去转一转,遛弯儿,打太极拳,跑步等等,却并不能亲近真正的自然。街心公园虽然是缩微版的自然,但只能算盆景,而不算真实的自然环境。他们想要亲近自然,就要在节假日外出旅游,不管是跟着旅行团旅游还是自驾游,都可以出去散心,但也仅限于节假日一段时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城市成为一个系统,能够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热情,当然也和旅游有关系。人们挣了钱之后,就要到风景好的地方去旅游,融入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其实很多人在城市居住,并不经常去旅游,认为旅游浪费钱,还不如在家歇着。那么他们并不亲近真正的自然,却早已经适应了城市化的生活。倘若让他们到农村生活,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城市是文明的象征,而农村是落后的代表。即便他们农村有老房子,也不愿意回去居住,只是在节假日回老家转一圈,在院子里种些菜蔬,修补房顶,修剪树木,却不会在那里居住。回老家,去打理院子,打理房屋,就算是“农家乐”旅游,就没必要跟着旅行团出去旅游了。
![]()
现在很多农村早已经改造了,有了水泥路面,村外面的风景也不是那么美好了,因为有了很多企业的污染,空气不再那么纯净,河流也不那么清澈,土地也不是那么干净了。陆游曾经写过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古代农耕文明时代,自然景物是非常美好的,但工业文明不发达,或者说根本没有工业文明,农民都要靠种地谋生,而权贵却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还要稳固这种制度,要保证绝大多数人成为农民。一方面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另一方面农民在这样的风光里却不能欣赏美景,只能为生计发愁。倘若到了现在,人们大多能够吃饱穿暖,想要在美好的自然风光里生活,却往往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入城市,打工挣钱。即便很多农民能吃饱,也仍然要进厂打工挣钱,不然种地很容易赔钱。陶渊明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诗歌本身就是审美的,加上诗人的朴素描述,田园诗的意境就出来了。其实田园诗只是一种营造美好意境的诗歌,诱导很多读书人归隐,而现实生活却并非那么美好。诗歌本身就是审美的,是高于生活的一种东西,却不能等于现实生活。
工业文明时代,人性已经完全被改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而且要发展,要挣大钱,要获得权力,成为权贵。这种功利化的愿望无可厚非,因为在资本的运作之下,所有东西都可以作价出售。连同人命和贞洁都可以作价出售,就更别提其他的东西了。如此一来,钱成了通行的东西,挣钱才是硬道理,而没钱就会被人瞧不起。倘若很多人都归隐山林,整天像原始人一样在山林里胡走乱窜,却不工作挣钱,哪怕种了几亩地,也不一定有好的收成,甚至连化肥和农药都买不起,当然就会减产,甚至生存成了大问题,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人们不愿意经历的。人会随着社会潮流而动,而不会完全逆潮流而动。虽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归隐的人,但归隐并不是时代的主流。连同现在都有归隐的人,有一些人到终南山修道,却抱怨房租涨了,交不起房租,最终只能回到城市去挣钱。原来归隐修道也需要成本,负担不起成本就不要归因。要真的享受,就可以躺在床上,闭上眼就可以进入冥想的状态,就算是修道了。但周围的环境并不那么美好,没有自然环境作为衬托,也没有太美好的新鲜空气。倘若不计成本,人就可以到氧吧里去吸氧,可以到健身房去健身,可以到游泳馆去游泳。城市已经给人们提供了锻炼的地方,当然很多地方是收费的,也算提供了健身服务。
![]()
进入城市的人似乎已经完全被城市规则驯化,并不那么爱自然界了。所谓的爱自然和亲近自然,只不过是节假日外出旅游的时候,到风景名胜之地玩一圈,真让他们生活在那样的地方,他们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当然他们并不会生活在那样的地方,而是要把人生大部分时间花在城市工作上,要挣钱养活自己,还要挣更多的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