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茨
2025年,德国政坛突然像换了剧本。上任才八个月的新总理默茨,一连串操作让欧洲盟友头皮发麻、国内企业叫苦连天、俄罗斯直接发出“合法打击目标”警告。
而就在这种局面下,越来越多德国人开始回头看,那位曾被骂“犹豫不决”的默克尔,当年为何死活不让默茨接班。如今看来,她的“拖延症”或许正是德国曾经安全、稳定、不陷入大国博弈漩涡的最大底牌。
这不是简单的领导人风格差异,而是一场关于国家定位的大对赌。默克尔坚持自我缓冲,默茨则选择全面押注。德国,在一步步从“欧洲稳定器”变成“美国前沿阵地”。
![]()
不冒头,是默克尔的战略本能
如果说默茨是个“冲动型发言人”,那默克尔就是个“深思熟虑的会计”。她的政策重心从来不是“站队”,而是“算账”。
她坚持推进“北溪2号”,不是信任俄罗斯,而是信任算术。德国工业要发展,就必须有便宜的天然气。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闹得正火,欧美纷纷拉黑俄罗斯,默克尔却顶着压力继续推进北溪项目。她不是不明白地缘政治的火药味,而是清楚德国没资本和能源安全开玩笑。
她同样不愿在安全问题上全押美国。2017年,默克尔就放话说“欧美互信时代部分结束”,但她没有转身就拉开距离,也没贴得太近,而是咬紧财政纪律、坚守“黑零”原则,给德国留足了危机应对的空间。
![]()
对华政策更是她的务实代表作。在西方都跟着美国起哄“去风险”的时候,默克尔选择访华12次,把德国对华贸易额从611亿欧元拉到2121亿欧元。对台海、南海问题,她从不跟风站队,始终坚持“不选边站”,只谈合作。
她的逻辑很简单:当今世界,最值钱的不是态度,而是稳定。德国要做的不是大国代理人,而是自己利益的守门人。
默茨上台,德国开始“战略透支”
但2025年春天,一切都变了。默茨一上台,就把德国推上了地缘对抗的前线。他主导向立陶宛派出了第45装甲旅,直接靠近白俄罗斯边境20公里,俄罗斯不客气地警告:柏林现在是“合法打击目标”。
本来就紧张的乌克兰局势,被他火上浇油——德国不仅提供了重武器,还推动向乌发射“金牛座”远程导弹。这不是支援,这是点火。
![]()
外交上,他不再讲平衡,而是全面向美国靠拢。特朗普提出的军费占GDP 3.5%的目标,他一口答应,而且准备打破宪法限制,举债1万亿欧元扩军。甚至被媒体曝出“考虑为驻德美军垫工资”。德国人一边看着自家预算破表,一边还得给美军发奖金,谁听了都皱眉。
对华态度,也从“经贸优先”走向“意识形态挂帅”。2025年8月,德国外长博莱恩访日时公开批评中国台海政策,中德外长会谈被迫降级。
默茨还推动限制德企对华投资,挂着“去风险”的名义,却没给企业找任何替代市场,结果巴斯夫、大众等企业纷纷转向东南亚,德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流失。
能源政策更是“自毁长城”。2025年10月,默茨政府亲手爆破了贡德雷明根核电站,象征性地和核电说再见。问题是,德国拿什么替代?答案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比俄罗斯的贵30%到50%。德国工业界一边喊“环保”,一边偷偷盘算怎么把产能往海外移。
![]()
默克尔的“慢”,其实是德国的“稳”
很多人曾经批评默克尔“拖延、保守、不作为”,可从今天的局势看,她那个“慢半拍”的节奏,其实是德国在大国夹缝中活下来的生存术。
她清楚德国不是美中俄那样的超级玩家,真正的优势不是军力,而是制造业、金融秩序和稳定的政策预期。她把德国放在欧洲的中轴上,既不激怒俄,也不过度依附美,还能和中国保持高效合作。这种“平衡术”听起来保守,实则是战略分寸感的体现。
默茨的问题,不是“有立场”,而是把立场当成战略。他试图通过“选边站”来换取国际影响力,却忽略了德国真正的底牌不是战车,而是企业。不是喊话,而是信任。不是站队,而是留白。
路透社分析指出,默茨的路线虽然赢得了华盛顿的掌声,却让德国在经济和能源上失去了主动权。而德国国内的民调也开始回摆,越来越多民众开始怀念那个“什么都不说,却什么都不出错”的默克尔。
![]()
一场领导人更替,改变了德国的国际角色
从默克尔到默茨,不只是风格转变,更是德国角色的根本变化。默克尔把德国打造成“欧洲稳定器”。她不追求存在感,而追求影响力。她愿意做那个“让别人安心”的人。
而默茨显然不甘心当配角。他更像一个要在国际舞台上“露脸”的人。但问题是,德国不是美国的影子,也不是冷战时代的桥头堡。它是一个中等强国,它的安全,不靠站队,而靠智慧。
默克尔当年拒绝扶持默茨,不是私人恩怨,而是看穿了德国的国情和国际的格局。她知道,德国不能靠冲动做决策,也不能靠姿态求安全。
![]()
现在的德国,不是在打赢战争,而是在输掉稳定。
默克尔的“看得远”,不是因为她预测未来,而是她不赌未来。而默茨的豪赌,已经让德国为此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战略从来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扛得住。德国的这场对比,不只是两位总理的较量,更是一个国家如何在风暴中选路的真实写照。
对于欧洲来说,这是一面镜子;对于世界来说,这是一个警钟。
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看德国还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风浪中,重新找回那个曾经以“稳”著称的自己。
而默克尔,或许正是那个最懂得“耐心”的人。
而对于德国来说,最贵的代价,就是忽视了那个最不爱出风头,却最知道风往哪吹的女人。
参考资料
太平洋科技 德国正式告别核能时代:国内最大核电站被爆破拆除
中国新闻网 德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20亿欧元军援 包括防空系统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