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Shenzhen Jiwei Automations Ltd.
![]()
/ 关于计为/
自2019年起号开始,计为仪表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
定期分享物位测量的核心干货:从原理解析、应用案例,到选型维护指导,既有通俗易懂的基础百科,也有深度剖析的研发思路和成功实践。
覆盖化工、电力、环保、食品、制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难点,助力每一位技术人快速成长。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让更多同行一起来交流!
在粉体化工圈里,可燃粉尘爆炸是低概率、高损失的“黑天鹅”。据 Dust Safety Science 数据,在 2016–2020 年间,美国平均每年约 31.8 起粉尘爆炸(不含粉尘火灾),每年还伴随数十人伤亡与重大经济损失。
一
一次“小卡箍”引发的大爆炸
某塑料工厂用气动真空输送把聚乙烯粉末送到挤出机。例行检修后,一个卡箍错位,导致接地失效。高速流动的粉末积聚静电,火花一闪,爆炸发生——典型的“细节失守”。
启示:静电放电是被忽略最多的点火源,而且常常来源于接地/跨接不连续、软管不导静电、连接件松动等“微小失误”。
![]()
二
爆炸三要素
1、燃料:
几乎所有有机粉尘(面粉、糖、谷物尘)与许多金属粉(铝、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燃烧/爆炸。
2、氧气:
环境空气自带;湿度、气压会影响风险水平。
3、点火源:
静电放电、机械火花(松动金属件摩擦)、明火/热表面等。
三者缺一不可,最具“可设计性”的通常是点火源(尤其静电)。
三
先识别“爆炸性”
工程上,别只盯着 MIE(最小点火能量)。至少同时关注这四类参数:
1、MIE(最小点火能量)
单位 mJ,越低越敏感。常见粉体的 MIE 大致量级:糖粉 ~30 mJ、聚乙烯粉 ~10–30 mJ、某些碳粉/墨粉可低至 ~1–3 mJ(不同批次/湿度/粒径差异很大)。
2、Kst & Pmax(爆炸强度指标)
Kst: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归一化指标(bar·m/s),决定爆炸剧烈程度;
Pmax:最大爆炸压力(bar g)。
按 Kst 分级:ST1(>0–200)/ST2(>200–300)/ST3(>300)。例如糖/面粉多属 ST1,木尘可达 ST2,铝尘可入 ST3。
3、MEC(最小爆炸浓度)
最低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浓度(g/m³),与通风、清扫、收尘器设计密切相关。
4、MIT(最小点火温度)
分气云/粉层两类,指导热表面温度管理(烘箱、干燥机、轴承异常升温等)。
这些指标建议送权威实验室按标准方法测试(20 L 球、1 m³ 罐等),并在变更原料/粒度/湿度/供应商时复核。
![]()
三
“事后型防爆”≠安全
传统方案(抑制/泄爆/隔爆):
爆炸抑制:火焰探测 + 化学抑制剂(如碳酸氢钠类粉剂)高速喷入,迅速淬熄火焰;
泄爆/无焰泄爆:经计算选型的泄爆口,把能量导向安全区;
隔爆/切断:阻止爆炸沿管路传播(隔爆阀、快速切断阀)。
这些技术很重要,但核心缺陷是:爆炸已发生,停机、检修、产能损失在所难免。
四
把点火源从设计里移除
1、气动真空输送避免“内置火种”
以 Volkmann 的气动真空输送为例: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多喷射真空泵产生负压,无电机、无旋转部件、低热源(设备就地不“带电发热”);整机导电设计并通过 ATEX 认证(Zone 1/2/21/22);适用于多数粉体的密闭、尘密输送,减少粉尘外逸与二次风险。
上述设备就地无电指输送单元本体;系统仍需远端压缩空气等公用工程(电力消耗在非爆区)。这是对“无电、无热、无旋转”的正确理解与边界。
2、静电管理是“硬指标”
接地/跨接连续性:参考 NFPA 77、IEC/TS 60079-32-1,≤1 MΩ通常被认为足以耗散静电;全金属连续回路常可做到<10 Ω。
导电软管/过滤器:选择可验证电阻的导静电部件,并定期测试。
潮湿度管理:低湿度更易积电;必要时控制工艺含湿与环境 RH。
3、以 DHA 把控全流程
NFPA 652 要求对设施进行DHA(粉尘危险分析):识别火灾/闪燃/爆炸危险,给出整改措施,并每 5 年复审,对多厂区/多物料混合流程尤为关键。
![]()
五
工程落地清单
1、设计/选型阶段
取得物料的 MIE / MEC / Kst / Pmax / MIT(云&层) 数据,作为所有保护计算与选型的输入。优先采用密闭、负压、导电的输送方式(如气动真空),减少开放式扬尘与外逸。电气/设备按ATEX/IECEx 或 NEC/CEC分区(Zone 或 Class/Div)选型,并兼顾防静电要求。
必要时配置无焰泄爆/隔爆阀/火花监测等次级保护(与 Kst/Pmax 匹配)。
2、安装/调试阶段
对接地/跨接逐点编号、可追溯测试(含软连接/卡箍/过滤器框)。推荐首检 + 变更后复检。施工完成进行密闭性/吸漏点检查,避免“吸外界空气+粉尘再悬浮”。
3、运行/维护阶段
DHA 周期复审与变更管理(物料更换、粒度/含湿变化、供应商切换、产线节拍改变)。维持清洁与收尘器管理,防粉层厚度超限(粉层 MIT 远低于设备热点温度时尤其危险)。接地回路周期性电阻测试(记录在案),对“易松动点”(如卡箍)设点检点。
六
把“点火源”从方程式里删除
与其把预算砸在“爆了以后如何把伤害变小”, 不如在设计端让它爆不起来:
选择本体无电/低热、导电连续的输送与工艺设备;做到数据驱动(MIE/MEC/Kst/Pmax/MIT),把 DHA 变成一项常规工程管理。
关注我,一起探索工业控制的最优路径。
PROFILE
计为技术工程师
陈工
![]()
陈工,是计为自动化资深工程师,长期专注于液位测量设备的现场应用与技术改进,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石化、电力等行业项目,对雷达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仪表的选型、安装与故障分析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解决密封、振动、温差等极端工况下的安装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测量可靠性。
![]()
![]()
![]()
计为专注于物位测量仪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50+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封面丨小黄
文字丨陈工
图片丨阿刀
审核丨小田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无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