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已经落下帷幕,与此同时,中欧布鲁塞尔会谈,也面临着难以推进的局面。在本轮贸易战中,中美法、乃至俄罗斯都在无时无刻牵扯众人的眼球,但同为五常之一的英国,却好像已经被人遗忘在角落,无人关注。
按理来说,作为五常之一的英国,在国际社会上,应该有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一举一动都应对国际社会造成不少的影响。但如今的英国,却如同一位深居山里的老人,在此次波及全球的贸易动荡中,只能随波逐流,沦为美国的“复读机”。
![]()
英国著名学者詹金斯在英媒卫报发文,直言英国政府应重新审视对美、对华关系,表示不能再盲目追随美国,美国已经再难主导世界,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全球权力格局。
詹金斯表示,美国在中美峰会中已经低头妥协,这场“秀”已经落幕。
就如詹金斯所言,在峰会之后,美方的退让表现,已经充分说明,美国即便通过两项霸权,也难以对中国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这也意味着,原本那个主导国际秩序的霸主美国,正在失去它所依仗的两根拐杖: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
![]()
美经济霸权失灵
美国的“两把刷子”,自二战后无往不利,这也让美国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借此就能实现对国际秩序的长久把持。
这样算起来,美国倒也没算错,从二战至今,美国已经做了数十年“人上人”。但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认清“霸权失灵”的现实。
早在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出手救市时,中国对经济霸权的免疫力就已经初见端倪。
当时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经在制造业取得龙头地位。中美合作数十年,美企凭借着中国工厂,赚得盆满钵满。这也让他们忽略了,在其利润屡创新高的同时,数百万的美国蓝领正在逐步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影子,已经渗透进美国的大街小巷,从一个毛绒玩具,到F-35的雷达、发动机,无一都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参与其中。
![]()
在美国之外,中国的工业“螺丝”,也悄然在国际市场上,嵌进每一个贸易节点。
以中俄为主导组建的“金砖+”,已经逐渐完成对美国主导的G7国家的赶超,成为国际贸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G7国家自1992年成立起,在全球GDP占比高达45.5%,而到了2023年,这一占比已经下降到29.3%,而金砖组织却在逐年增长。在2023年,金砖国家在全球GDP占比已经高达37.4,与G7平分秋色,甚至还有些许反超。
可以说,美国因中国崛起,正在失去对国际经济的主导权,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
美军事霸权失灵
与之相对的,美西方一直将中国军事实力刻意贬低,丝毫不顾及俄军在俄乌战场中的拉胯,问就是一句“未经实战验证”。
尽管美国军力依旧保持全球领先,但在亚太地区,中国军事实力早就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压过一头。
去年年底,中国两款六代机试飞,引起外界媒体一阵惊呼。而美国一直高调宣布研发的六代机,只能在PPT中起飞。
特朗普在今年5月宣布对F35、F22进行升级,也从侧面说明,面对中方的六代机,美方毫无办法。否则依照特朗普的性格,但凡有可能,特朗普都不会去转头鼓捣五代机。
如果说这只能算是单个方面的暂时领先,那么9月份的大阅兵,五角大楼彻夜未眠,灯火通明,各种闻所未闻的新式现役装备,怕是直接让美军分析官员两眼一摸黑。
![]()
顺带提一句,在航天事业上,中美差距已经肉眼可见。从全民关注的神舟五号载人试飞,到如今半年一次上天的固定打卡,月宫对中国来说,已经不是想象中的事物,而是近在咫尺的可能。
反观美国,波音公司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所造的火箭甚至不如马斯克的星链。其发射的“星际客机”飞船,从发射之初便事故频出,最后更是彻底“搁浅”在太空,两位美宇航员也被困在空间站中九个月左右,直到马克斯出手,才成功返地。
从以上三点来看,中国已经在各领域都与美方并驾齐驱,甚至略有领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美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直言“美国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随后印巴空战中,歼-10ce击落阵风“一战成名”,也彻底打破美方所谓“未经实战”的言论。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前进,美国的“两把刷子”,已经失去“绝对性”。
![]()
这点詹金斯看得格外清楚,与其他沉溺在“日不落帝国”往日光辉中的英国政客不同,詹金斯对英国当下的“定位”十分清晰。
詹金斯直言,英国的已经不再是“日不落帝国”,面对中国这样超级大国,英国必须向二流国家的方式靠齐,与中国友好相处,而非敌视。
英国沦为二流国家
詹金斯这话,算是相当难听了。但也能理解,委婉的言辞,已经不足以打破当下英国政客的“旧梦”,只有用锋利的话语,如同一柄“尖刀”,直刺问题核心,才可能叫醒这群装睡的政客。
就如詹金斯所言,今日不同往日,英国祖上确实很富,但英国没能守住这份“财富”,当下已经沦为二流国家。
大英日不落帝国的辉光,有着强烈的独特性,无法进行二次复制。简单总结下英国“日不落”的崛起。
借着海洋带来的红利,英国迅速完成海权国家的转变,从而前往富饶的非洲、美洲、乃至亚欧大陆。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性的碾压,建立起大量的殖民地,继而完成财富的掠夺和积累。
![]()
但这种建立在强权上的崛起注定难以持久,在二战期间,大英帝国就已经隐隐出现崩解前兆。而在里根提出新自由主义后,英国盲目跟风,将英国实体经济摧毁大半,为英国沦落如今的境地,埋下祸根。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如今却亲手熄灭了工业革命的辉光。
英国最后一座高炉,斯肯索普高炉于2025年3月27日,彻底熄火。这代表英国彻底失去炼钢能力,成为五常中,唯一一个零钢产的国家。
英国此举,不仅代表英国工业化的结束,更是对本国一次重创。
关闭高炉,直接导致英国制造业的缺失,不仅意味着大批失业人员的涌现,更是断送了英国军队的未来。
英国一直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如今只能祈祷这几艘老爷船别出现什么毛病,不然就只能拆掉当废铁给卖了。去工业化的英国,如今可是一点修整舰船的能力都没有。
![]()
工业的彻底去除,如果算是英国的“病根”,那么“脱欧”就是,就是其自拔“氧气管”的操作。
英国“脱欧”后,所带来的经济震荡不可避免,这让英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座“孤岛”。其摆脱欧盟束缚的同时,也失去欧盟带来的便利和优惠政策。而这也导致部分资本外流,对英国经济造成长期持久的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脱欧”仅在国内举行了公投,其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并不同意“脱欧”,而这一裂痕如今正越发明显,对英国的负面影响也在持续扩大。
目前中国作为英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每年双边贸易都高达近千亿英镑,是英国经济组成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英国却看不清这点,一味向以美意识形态靠近,忽视了眼下的现实情况。站在英国的角度来说,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必然相当不利。
英国应当端正态度,着眼于当下,“理想”只有吃饱之后,才有力气去追逐。
英国如果继续跟着美国,秉着“冷战思维”,继续以“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必将在未来遭受反噬,自食恶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