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龙门县以客家饮食文化为魂,龙江、龙华、永汉三镇各具风味:龙江镇以非遗大笼糍承载团圆寓意,龙华镇胡须鸡与山坑螺演绎山野鲜香,永汉镇则以云鼎煲仔饭与永汉粉唤醒市井烟火。三镇美食如山水画卷,串联起客家传统的温度与创新的活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惠州龙门龙江镇、龙华镇、永汉镇美食地理吧!
一、大笼糍
大笼糍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客家地区的传统年糕食品,盛行于明代初期,主要用于春节期间的祭祀和馈赠亲友,象征团圆与丰收喜悦。其制作工艺以糯米粉为主料,采用灰水浸泡、竹篾笼蒸制等传统技法,包含泡米、研磨、搓揉、蒸制等多道工序。
大笼糍以本地种植的糯米为原料,经泡米、研磨成粉后,加入用鸭脚树树叶制成的碱水搓揉,再用大蕉叶和竹笼蒸制,需柴火慢蒸至少3小时。成品需晾置4-5天后切片食用,可蒸煮蘸糖水,或煎制后蘸糖浆食用。
大笼糍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入选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村民从农历腊月二十七开始制作,至今仍保留用本地糯米、山泉水及传统手法制作的习俗,非遗传承人陈年英已传承该技艺51年。
![]()
二、龙门云吞
惠州龙门云吞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传统特色小吃,已有百年历史,以滑嫩的云吞搭配浓郁肉汤著称。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香,是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云吞皮薄馅靓,通常以六分肥、四分瘦的五花肉切碎后加入盐和本地红葱头调味,包裹成元宝型。煮制时需两次加水控制火候,确保肉馅锁汁且口感嫩滑。云吞汤底多用肉汤或鲜虾蟹子汤底,搭配热汤、葱花和滑嫩的云吞,形成独特的鲜香风味。近年来还推出麻辣口味的红油云吞,融合辣、麻、香多种口感。
龙门云吞不仅是地方美食,更是当地人情感纽带。除夕前打年饼、年初二互赠大笼糍的习俗,体现了团圆文化,而云吞则承载着烟火温情与节日温情。
![]()
三、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冬米、花生为主要原料,辅以盐、糖等调料,具有皮薄馅多、爽脆可口的特点。其制作工艺复杂,包含炒米、熬糖、印饼、烘干等工序,传统品种分为“永汉饼”(茶杯口大小)和“蓝田饼”(钱币大小)。龙门米饼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当地人除夕前全家围坐打年饼的习俗延续至今,最初作为干粮或节庆祭祀用品,象征团圆和丰收。
传统分为圆形(象征团圆)和鱼形(寓意“年年有余”)。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广泛销往珠三角、港澳台及海外。2015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仍保持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工艺结合的生产方式。
![]()
四、西溪笋
龙门西溪笋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溪流域的特产,以丛生大头竹(甜竹)的嫩芽为原料,具有肉厚、鲜嫩、清甜的特点。西溪笋主产于龙门县龙潭镇新寮村等地,全村竹林面积达28万亩,其中27万亩为甜竹林。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弘治年间(约500年前),当地冬暖夏凉、雨水调和的酸性土壤条件适宜竹笋生长。
鲜笋每年8-9月采收后,经剥壳、煮熟、切片、暴晒等工序制成金黄笋干,分为笋尖、笋衣、笋片三个等级,其中笋尖品质最佳。100斤鲜笋可制得7斤笋干,产品远销国内外。西溪笋干清香脆嫩,常用于炒肉、煲汤等菜肴,也可鲜食。其天然无污染的特性符合现代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曾被列为贡品,1995年获评“广东省一乡一品”项目。
![]()
五、长滩米粉
长滩米粉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的传统特色小吃,以优质冬米和山泉水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特点是晶莹剔透、口感爽滑、韧度适中,且久煮不糊,可蒸、煮、炒等多种烹饪方式。
长滩米粉的制作工艺已有200多年历史,沿用传统石磨加工,全程手工操作,无任何添加剂。当地盛产的优质稻米为原料,搭配山泉水浸泡磨浆,蒸制成粉后再进行晾晒,最终形成独特的风味。
该米粉既可作为主食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地方菜肴的配料。其幼滑的口感和易熟特性,使其成为粤菜系中独具特色的食材。近年来,长滩米粉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
六、龙门年桔
龙门年桔是广东省龙门县的特产水果,果实呈金黄色,果肉清爽多汁、甜酸适中,成熟期在春节前后(1-2月),果形大且果皮光滑,单果重50-60克。
龙门栽培年桔的历史可追溯至近千年,据记载,1989年全县有200多株百年以上的老桔树。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如“地派一号”“地派二号”),种植规模达30万亩(20世纪80年代数据),成为全国主要产区。龙门年桔于2007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位于广东省中部偏东的珠三角边缘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8℃,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适宜年桔生长。
年桔既是节日礼品(象征“大吉大利”),也通过加工成陈皮、蜜饯等提升附加值,主要销往广州、深圳、港澳及东南亚地区。2025年春节期间,龙门年桔仍保持鲜艳果色和清甜口感,经济效益显著。
![]()
七、永汉肠粉
永汉肠粉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的传统特色小吃,属于客家风味的广式肠粉。它是以米浆、南昆山泉水、肉、鸡蛋、豆角、眉豆等为原料,采用特制蒸粉架制作。米浆需用新鲜大米浸泡后磨制,蒸制时通过中间空心的蒸架快速蒸熟,确保粉皮薄透且韧劲十足。
粉皮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包裹豆角、腌萝卜、沙葛等多种馅料,口感鲜香爽滑并带有韧劲。搭配秘制酱油和花生油,风味独特。
与广州布拉肠不同,永汉肠粉的粉皮更薄,馅料可混搭(如豆角、沙葛、猪肉等),形成丰富的口感层次。部分店铺还会推出创新口味,如酸菜鸡蛋肠等组合。
作为当地非遗美食,永汉肠粉已成为龙门早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常慕名前往品尝,甚至吸引珠三角地区食客专程前往。
![]()
八、龙门胡须鸡
龙门胡须鸡(又称龙门三黄胡须鸡)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特产,属于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特征以“三黄一胡”著称——全身羽毛、喙、脚呈黄色,颔下具胡须状羽毛。该鸡属中型肉用型品种,胸肌发达,体躯呈葫芦瓜形,肉质嫩滑、皮脆骨细。作为广东省三大出口名产鸡之一,其育肥性能良好,性成熟早,适合作为肉食或加工用途。
龙门胡须鸡,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获评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龙江的糍香、龙华的鲜味、永汉的锅气,共同织就龙门美食的经纬。从非遗技艺到山野馈赠,从市井小摊到匠心传承,三镇的味道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客家人对土地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若您踏上这片土地,不妨循着香气,让味蕾成为读懂龙门的第一页。小伙伴们,以上就是惠州龙门龙江镇、龙华镇、永汉镇美食地理的介绍,你喜欢吃哪一种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