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芜湖捏面人王井洋师傅持续爆火,面对这泼天的流量,王师傅却表现得很淡定。从早上九点多坐在小板凳上捏到晚上九点多,双手快搓出“火星子”,有人担心他太辛苦,有人调侃他笑容逐渐消失,也有人发现王师傅的嘴角其实也经常噙着笑。
当被问到爆火后心里有什么感受,王师傅表示:“心里有些小激动,生意变好了,说不开心是假的。”做手艺就是这样,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吃得了苦。这是王师傅的心得。
早岁虽知世事艰,笃志面塑许多年。“我十几岁就开始接触捏面人,当时我的一个叔叔就是干这行的,我正好对这个捏面人很感兴趣,叔叔一看我很机灵,他也乐意教我,我就跟在他后面把这门手艺学会了,二十岁左右开始正式捏面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王师傅说以前捏这些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价值,面塑(捏面人)被列为非遗,得到了认可。
不管外界的对捏面人评价如何变化,王师傅内心的喜欢从未动摇。这份最朴实的初心,如同定海神针,支撑他度过了往后漫长的沉寂岁月。
“过去人们喜欢十二生肖和《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猪八戒。”随着五花八门的玩具、盲盒和强势的IP动漫兴起,面人的需求量逐渐下降,在王师傅摊位前停留的人渐渐变少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师傅的小摊前冷冷清清,挣的钱也仅够养家糊口。王师傅以前也收过徒弟,但是徒弟因前途渺茫放弃了。在许多人心中,捏面人已成了童年记忆里的“老物件”。
![]()
面对捏面人逐渐式微这种困境,王师傅认为,要在制作过程加入一些现代的创造元素,满足现在小朋友和年轻人的需求,从而使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也正是在这个寻求转变的时期,芜湖古城景区建成开放,王师傅从流动于学校门口、公园的摆摊生涯,转战到了这个更具规模和文化氛围、集聚优秀匠人的舞台,在古城“卧虎藏龙”的街巷中,拥有了一个固定摊位。
![]()
新的环境,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开始年轻人递过来的样图,王师傅虽然不认识,但是扫几眼就能抓住精髓,拉布布的九颗牙齿一颗不能少,水豚噜噜的小脸蛋是鼓鼓的,星星人的腮红不能漏……时间长了,王师傅对于这些年轻人喜欢的热门形象也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了。
“神级还原”、“他捏的星星人有股聪明劲儿”、“好生动,比图片还逼真”,还有人称师傅是“绝对色感,对于颜色的把握太到位了”。网友们的赞叹印证了他的成功。王师傅认为,鲜艳明亮轻快的色彩会使面塑作品对比强烈,但又不失和谐。正是这精湛的传统手艺与时尚潮流元素的完美融合,成功打破了次元壁,让古老技艺迸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全新魅力。
三十多年前,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三十多年后,他在古城小巷被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包围。就在三四天前,王师傅还未曾想过自己会全网爆火,只是明显感到最近找自己捏各种稀奇古怪、叫不上名字的形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当被问及如何能坚持三十多年,从沉寂走到爆火,王师傅只说:“因为我喜欢。”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传统手艺人最朴实的初心——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记者:曾旺萍
▍编辑:叶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