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年法考的卷子刚交上去那阵,我还瘫在家里刷剧摆烂了好几天,直到翻日历看到 12 月 20 日的法硕考研初试,那个时候才猛然惊醒 —— 满打满算只剩下不到50天的法硕冲刺时间。作为曾经上课摸鱼、考前临时抱佛脚的 “法学混子”,我之前也没正经准备过法硕,一度慌得不行,但后来才发现刚经历完法考 “魔鬼训练” 的我们,手里握着别人没有的优势,只要做好备考规划,利用这最后四十几天,一年双考上岸真不是空谈。
其实一开始我也跟大家一样焦虑,总琢磨 “就不到俩月了,我连法硕教材都没翻过,能考上吗?” 后来对比了法考和法硕的知识点才发现,两者重合度足足有 60%,那些核心法理和重点法条,咱们在法考时早就啃得差不多了。现在备考法硕根本不用从零开始,关键是精准衔接、高效突击,把法考的基础转化成法硕的得分优势。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唠唠,我这个 “混子” 是怎么靠法考底子用50天冲刺法硕的。
一、专业课:
法硕初试满分 500 分,专业课就占了 300 分,而且能不能拉开差距,很大程度上看专业课 —— 毕竟英语和政治大家水平差不多,想靠这两科拉开分太难了。所以我当时把 70% 以上的备考时间都砸在了专业课上,总结出了一套省时高效的方法。
1. 听课:别从头听,学会借力法考优势
刚开始我还想着要不要把法硕的基础课从头到尾听一遍,后来翻了几节课就发现完全没必要 —— 法硕里刑法、民法、法理学这些内容,咱们法考时都学过,甚至很多知识点比法硕讲得还深。
除此之外只有在做题时碰到做错的、实在理解不了的章节,我才会找对应的冲刺背诵课听。这种课一般都特别精简,没有什么废话,一节课也就 20 来分钟,既能把知识点讲透,又不会浪费时间,对咱们这种冲刺期的考生来说太友好了。
如果遇到刑法里法考和法硕观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一般都没自己瞎琢磨,直接用了觉晓法硕 APP里整理好的【刑法法考与法硕观点差异对比表】,打印出来就能背,省了超多整理时间。
![]()
2. 背诵:别死记硬背,抓关键词就能拿分
说真的,我觉得法硕和法考最大的不一样都是在主观题上。法考主观题一般都得啃案例、判断性质,但法硕的主观题就不一样了,基本都是 “背了就能拿分”。而且这类题占分还特别狠,足足有 60% 以上,要是能把这些分稳稳拿到手,专业课直接就稳了一半。
可法硕要背的东西是真多啊,就这不到五十天的时间,想一字不落全背完根本不可能。但其实不用死磕全文,只要把关键词抓准了,背起来就能省超多劲。不过要想自己整理出关键词,得花特别多的时间,于是我当时就是直接用的觉晓法硕APP上背背+功能,它里面把每个重点都标出来了,我只需要把这些关键词记牢,考试时用法言法语把每个词展开就行,阅卷老师是按点给分的,只要关键词对了,分就跑不了。
还有一点,背完之后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般我每天背完 3 个知识点,就会去找对应的主观题默写,刚开始写时总会漏掉很多内容,后来我就把没写出来的标在关键词旁边不停反复记,到考前基本能做到看见题目就想起所有得分点。
3. 做题:先刷选择和案例,跟背诵同步推进
冲刺期时间紧,我没把所有题型都堆在一起刷,而是分了优先级:先做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纯背诵类的主观题等背得差不多了再集中刷。
我当时定的计划是:白天背专业课关键词,晚上花 1 个半小时做一套卷的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我当时坚持了20 天,就几乎把近 15 年的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都刷完了,不仅手感练出来了,还摸清了高频考点,背诵的时候也能更有针对性。
二、公共课: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还行,一开始就先找的近 10 年阅读的技巧课听,大概花 3-4 天就能听完,学会技巧再做题,效率会高很多。听课的时候顺便背高频词,每天背 30 个,20 天就能过一遍,等单词积累量够多后就开始分版块练题。做阅读时要精读文章,多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套路;作文方面也要去主动积累模版,千万别觉得背一个模版就足够了,一定要把好词好句都多记一点。
政治:
政治基础差的话就找个冲刺课听,总共也就十几个小时,能帮你快速串完所有要点。听完课再刷肖 1000 题,争取把各种题型吃透,等到考前两周背肖 4 主观题就行。
说真的,作为一个曾经的 “法学混子”,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双考上岸。现在回头看才发现,法考时积累的每一点知识,都是备战法硕的基石;备考法考时练出来的自律和韧性,更是冲刺期最宝贵的力量。现在距离法硕初试还有四十几天,别再犹豫要不要开始,也别担心时间够不够 —— 只要像我一样,利用法考基础,做好备考规划,去全力冲刺双考上岸的目标就好。毕竟,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坚持都在靠近理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