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11月2日,随着最后一场比赛的精彩落幕,本届WTA江西网球公开赛在九江圆满收官。在这场体育盛会的收官之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与体育竞技的深度对话精彩上演,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体育激情与文化魅力的独特体验,也让WTA江西网球公开赛成为九江文化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
![]()
庐山石刻:金石上的史诗传承
庐山石刻作为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在非遗嘉年华现场大放异彩。石刻家们以刀为笔,在金石之上挥洒创意,将庐山的自然风光与千年人文底蕴凝练于方寸之间。非遗传承人陈晖先生亲自演示篆刻技艺,他耗时23年钻研秦汉官印,篆刻作品逾万方。
![]()
在互动展区,陈晖手握刻刀,于青石上起落转折,刀刃与金石碰撞出清脆声响。他带来的“庐山石刻”系列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凿刻工艺的古朴浑厚,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趣,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惊叹、拍照记录。这些印章或典雅庄重,或雄浑苍劲,不仅展现了庐山石刻作为“金石上的史诗”的艺术价值,更通过WTA国际赛场的窗口,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非遗在当代的生生不息。
景泰蓝工艺画:宫廷技艺与体育热情交融
在嘉年华的景泰蓝展位,源自宫廷的华美技艺与网球赛事的活力热情相映成趣。景泰蓝工艺画融合金属珐琅技艺与绘画艺术,以“精巧的掐丝、绚丽的釉彩”吸引众多观众。
![]()
现场,非遗传承人演示核心的“掐丝”与“点蓝”工序,镀金细丝在指尖弯折流转,精准嵌合成繁复纹路,再用特质釉料细心填充,矿物彩沙幻化成网球拍、庐山云雾等现代与地域主题的华美画面。每幅作品既葆有“宝石般的永恒光泽”,又焕发出契合时代的崭新意趣。传统的缠枝莲纹与抽象的网球轨迹交织,九江的山水意象和国际体育赛事和谐共生,景泰蓝画作上的釉彩仿佛成为活跃于国际赛场的“通用语言”,向世界生动讲述着本土文化的创新故事。
庐山云雾茶:赣北风骨香飘五洲
在嘉年华的茶文化体验展位,每一片茶叶均来自庐山核心产区4.8万亩茶园,在云雾滋养中生长,形似兰花,豆香隐现。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治国以95℃山泉悬壶高冲,茶叶在玻璃杯中翩然舒展,犹如庐山云海翻涌,茶汤渐染浅绿,清澈如碧。
![]()
这杯浓郁的茶汤,不仅让世界品味到“味浓性泼辣”的赣北风骨,更通过WTA赛场将九江的茶香绵延至五洲。当茶香与汗水的故事在赛场内外流转,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成为连通世界的活态文化纽带。
瑞昌竹编:千年匠心织就乡情
国家级非遗“瑞昌竹编”在嘉年华的竹编展位以柔韧竹丝勾勒出千年匠心。这项源自商周时期的技艺,曾以出土的竹筐、竹篓见证青铜故里的文明脉络,如今在WTA国际赛场上焕发新生。展台前,传承人手指翻飞,展示着需将每片竹篾劈成24丝的极致工艺,再将细薄竹篾交织成玲珑花篮与雅致提篮。其编织的《春耕牛》《不忘初心》等作品以竹为墨,描绘出赣北乡村的生动画卷。这些曾远销欧洲与东南亚的竹器,此刻以青竹原色与网球金线交融的文创形式,成为游客们争相收藏的“九江礼物”。
![]()
当现代体育的动感与传统竹编的精美在展台相遇,这门千年技艺正如竹篾般柔韧生长,向世界诉说着九江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以及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坚韧传承的生活态度。
湖口粑俗:米香融情书写江城故事
在嘉年华的湖口粑俗展位,糍粑、印粑、炒米粑等6类传统美食赢得了游客们的喜爱。这项源自新石器时代的技艺,在WTA国际赛场上铺开一幅湖口千年饮食文化的生动画卷。从曾亮相央视《一年又一年》除夕节目的传统年粑,到如今点缀着网球元素的创意小点,湖口粑俗正以柔糯之姿完成一场从农耕祭祀到国际礼遇的嬗变。
![]()
当游客们手捧米粑,品味的不仅是稻米转化的智慧,更是九江人将“岁时节令揉进饮食”的生活艺术。这门在掌心传承千年的技艺,正如网球般成为跨越文化的通用语言,在国际赛场上书写着“以食为天、以粑寄情”的江城故事。
这场体育与文化的对话,让世界看见的不仅是九江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一种在创新中传承的中华文化。未来,WTA江西网球公开赛有望继续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