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中美经贸谈判的协议内容,引发外界对谈判成果真实性的质疑。该文件宣称中方已解除全部稀土和石墨材料出口管制措施,但这一表述存在逻辑错误,甚至连部分事实都搞错了。
从白宫情况说明的具体内容看,与稀土相关的表述存在两处关键信息。第一段指出“中国将暂停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的新一轮系统及关联措施的出口管制”,这与中方此前公开的“在美国暂停实施50%穿透性规则出口管制措施一年的情况下,中方同步暂停10月9日发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的表述基本一致。
![]()
但第二段表述则问题显著:白宫声称“中国将为美国用户及其全球供应商颁发稀土、镓、锗、锑和石墨的通用出口许可证,这实质上取消了2025年4月和2022年10月实施的管制措施”。
问题在于,中方从未在2022年10月出台过任何稀土或石墨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时间节点的表述完全不符合事实。
![]()
为验证这一矛盾,笔者查阅中国商务部官网发现,中方今年以来的稀土管制措施确实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在2025年10月9日,发布了多则公告,涉及六项出口管制措施,中美双方已确定暂停实施一年。
二是2025年4月4日发布的第18号公告,针对部分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目前中方未明确表态是否取消。
三是2025年2月4日发布的第10号公告,针对钨、碲、铋、钼、铟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两国均未提及,应视为继续保留。
![]()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提及的“2022年10月管制”在商务部网站无任何记录,而最接近的时间节点是2023年7月的第23号公告(涉及镓、锗管制)和2023年10月的第39号公告(涉及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调整)。美方显然混淆了时间节点,甚至可能是故意曲解的。
![]()
这种时间错位背后,反映出美国政府在经贸谈判中的不专业态度,更是让人怀疑白宫官方给出的表述是在胡说八道,中国根本就没有取消所有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从逻辑推演看,我们至少保留了一项管制措施,即2025年2月发布的第10号公告。该公告作为对美方首次加征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在本次谈判中仅被美方取消了第二个10%的芬太尼关税,第一次加征的关税仍被保留,所以该公告所提及的管制措施的解除需以美方完全取消芬太尼关税为前提。
至于2023年公布的两项管制措施,中方未明确表态,而美方连时间都搞错,更可能是自说自话或为营造谈判成果而故意混淆。
![]()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结合国会中期选举的政治背景,特朗普政府急于展现对华谈判的“政绩”以巩固共和党席位。
稀土作为美国当前最头疼的战略资源领域,自然成为其粉饰成果的重点。通过在白宫官网发布存在事实错误的情况说明,美国政府试图向选民传递“成功突破中国稀土管制”的信号,实则是对谈判成果的夸大甚至虚构。
这种“自娱自乐”的造假行为,既暴露了美国政府在经贸谈判中的不专业,也反映出其在战略资源领域对华依赖的焦虑。
![]()
从中方发布的声明及逻辑分析,中方在稀土出口管制上的立场清晰且保留关键措施。美方的情况说明虽声称中方解除全部管制,但经不起事实核查。这种“草台班子”式的错误表述,不仅损害美国政府的公信力,也提醒外界在解读中美经贸谈判成果时需保持审慎,避免被单方面宣传误导。
真正的谈判成果应建立在双方共识与事实核查的基础上,而非一方的自我宣扬。在国会选举压力下,特朗普政府为“创造”政绩而采取的粉饰行为,最终可能适得其反,暴露其在经贸谈判中的真实水平与战略短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