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月我们推荐的新书里,新晋诺奖得主拉斯洛为读者带来世界边缘人的故事;陈楸帆的科幻世界里青年正在和困境抗衡;李唐笔下的青年则在确认自我对于世界的意义;金丝燕将童年的孤独绽放为新的莲花;黄丽群为无可奈何的老年生活添加了一些“小确幸”。生命的种种探索与循环,自身也是看不见的文字。
11月 / 虚构 / 推荐语
《世界在前进》
![]()
[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著
舒荪乐/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今年新晋诺奖得主拉斯洛以晦涩绵延的长句频频让读者犯难,他的长句不仅是文学风格,也是哲学思考的形式本身。对于初次接触拉斯洛的读者而言,短篇小说集《世界在前进》像一扇扇窥探其思想世界的窗口,从9·11后的沉思者,到身世成谜的俄罗斯宇航员,再到逃入异现实的葡萄牙童工……拉斯洛的笔下,是那些被推向世界边缘的普通人的故事,主人公们共同走进一座充斥作家哲学观念的文学实验室,在《站着流浪》中,叙述者因面临两个方向的选择而陷入行动瘫痪。而在《九龙柱》中,一位同声传译员见证了象征着速度、效率与复杂的上海高架系统,陷入想象空间。这些故事以微妙的方式互相呼应,即使语言和思想因不断碰撞人类困境与挫折而暂停,仍在坚持向读者抛出疑问:这个世界真的在前进吗?如果是,它又在向何处前进?
《神的游戏》
![]()
李唐/著
作家出版社
游戏本身是一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体,李唐的小说很多时候也在现实与梦境之间,他笔下的青年们是游戏者,也是游戏的对象,在交界处留下自己的虚影。想象力是通往另一种现实的途径,李唐显然是推崇想象力的那一类青年作家,新作《神的游戏》包含了5个故事多种人物,做“诗剧演员”的13岁少年,追问存在意义的“我”,一对灵犀相通的兄妹,一个神奇的小和尚,科技馆女孩。由这些形色不一的人物,不难发现,李唐小说中的人们在确证自己的身份,而李唐,在确证“真实”。而小说是他最重要的载体,如他在小说中说的,“表达是自我与他人的连接。”
《乡野医生》
![]()
[波] 塔德乌什·多伦加-莫斯托维奇/著
茅银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曾经做过记者,还经营过一家侦探社的莫斯托维奇,在写小说时更像一个具有特殊洞察力的“社会外科医生”。作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乡野医生》被包裹在“失忆医生寻找自我救赎”的通俗剧外表之下的,是严肃的社会批判。莫斯托维奇纯熟地将人性探索、心理分析、法庭悬疑、爱情故事、犯罪悬疑和幽默元素融合在作品中,在看似封闭的乡村空间里,对乡村与城市、科学与传统、法律与良知、道德与欲望等当时波兰社会存在的矛盾给出了文学的思考回应,将一个时代的困惑、一个民族的性格切片,以及关于善恶的永恒辩题,一并呈现在读者面前。
《刹海》
![]()
陈楸帆/著
花城出版社
当今年江浙沪的秋天迟迟未到,甚至更早的时候,我们早已察觉到地球气候的异常。而这本书恰好聚焦了气候难民的生存困境。《荒潮》之后的《刹海》显得更为锐利,更具反思性,但在硬核的科技之内包裹的是一颗温暖的心。作者将主角设为一群少年,群像的设置让这个故事在绝望之处燃起希望,“就像鲁迅说的,青年要有‘热的气’,哪怕迷茫也要保持生命力。”陈楸帆想要传递的便是这样一种信念——当年轻人学会分享痛苦、共情万物,甚至能感受地球的疼痛时,才能真正形成“行星级共识”,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力量。
《浮士德博士》
![]()
[德] 托马斯·曼/著
罗炜/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浮士德博士》并非首次引进出版,在托马斯·曼的整体创作中,它也远不如《魔山》和《布登勃洛克一家》引人关注。之所以推荐它,实在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今,小说正越来越“退化”为一门讲故事的艺术,托马斯·曼却俨然是反故事的典范。这部小说虽然讲述了作曲家阿德里安·莱韦屈恩为追求“真正伟大的成功”与魔鬼交易,最终堕落直至疯癫的悲剧故事,却更像是古典音乐、德国哲学、国家学等庞杂的知识唱了主角,如此也诚可谓印证了他说的:“真正还能引发些许兴趣的其实可不就只剩下那些不再是小说的东西了么?”这也的确是一部我们储备了足够知识后才能读出真味的小说,就像有读者说的那样,读托马斯·曼这样的百科型作家的书,需要经受知识的考验,一旦读懂了,就如同遇见知音一般。
11月 / 非虚构 / 推荐语
《极限聊斋》
![]()
王蒙/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明清小说名著,总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一代代读书人去解读,91岁的王蒙也不能例外。那些小说之中,他挑中了《聊斋志异》,在满篇人神妖混合的世界里,他却读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镜像,看到了蒲松龄创造力和文学逻辑的“极限”表达。谈到改编颇多的《聂小倩》,他感慨“此篇特有的悲悯、宏大与爱情的神圣超越观”;读《叶生》,则说主人公“比范进更荒诞,比孔乙己更苍凉”;而对于奇妙的《劳山道士》,更赞叹“蒲松龄的迷人,蒲松龄的动人诱人,尤其是此文的超人魅力”。他越读越觉得此书神奇巧妙,直呼“简单,方便,美好,好一个蒲松龄”。而点评处处不忘呼应世道人心,蒲松龄的那些海阔天空,原来都是可以用来开拓今时人间的。
《灵魂的风景: 赫尔佐格回忆录》
![]()
[德] 沃纳·赫尔佐格/著
沈巍/译
文汇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赫尔佐格和文德斯、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并称“德国新电影四杰”,是这场反叛运动中走得最远的一位。他写文字也是反叛性十足,有人认定这本《灵魂的风景》是他的自传,他却说自己从来都拒绝这个词。因为他觉得自传是传记,是种客观的东西,但回忆是主观的、是精神世界的东西。但他写的那些诸如吃皮鞋、跳仙人掌丛、催眠演员、在冰雪中从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等等,即使并不与事实完全吻合,也很有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为他的一生本就是这么精彩,而他拍电影的过程,甚至比他的电影还要精彩。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为了呈现客观真实,不如说是为了呈现人们灵魂内部的风景,是让大家看到人的内心世界。
《孤独的莲花和它的童话》
![]()
金丝燕/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儒莲奖获得者、学者金丝燕用35个如梦似幻的小故事,连缀个人记忆、家族历史和社会变迁,追溯难忘的童年美食滋味,更是委婉地追怀亲朋挚友、人间至善。童年的她是一朵孤独的莲花,在时代的冷雨中勉力维系自己和弟弟的生活,所幸有无私的亲人和萍水相逢的人们,他们耐心教会她烹饪方法和生存之道,像挺拔的莲叶呵护着娇嫩的莲花,也在她心里播下善良和温暖的种子、大道至简的生活智慧。多年后,她用洗练、明快的文字为记忆中的美食留影,也书写人情之美和生活滋味,人性光亮的投射,终将点燃生活之火。
《我与狸奴不出门》
![]()
黄丽群/著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曾有一段时间“小确幸”这个词很火,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中年女性的“小确幸”生活。宅家抱猫、带妈妈出门旅行、喝全冰全糖的手摇茶,收集宝可梦精灵,活得像一片口香糖……黄丽群的散文记叙的就是这般可爱的生活,不过她在面对世俗、衰老、独居以及人到中年的种种苦恼时,却又鞭辟入里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哲学。她说,许多时候厌世反而因为爱。与其说是厌憎世界,不如说是厌倦自己学不会教训与无能为力;她还说,后悔的反正都已做下,不后悔的也终究要褪散。拒绝结束也得结束,懒得开始也得开始。就如作者的自言:这本书没有熙熙攘攘的时代大义,也不来自正言厉色的野心,它仅是一个生命活给其生命的证据,是一个“人间好事者”的凭栏小立,以及薄薄的单衣。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史双元/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以一首词为线索串联宋词,会是哪一首?学者史双元选择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壮年、老年的情境对应着宋词的不同风景,少年烦恼、诗酒趁年华、江湖夜雨、山河襟抱、旷达漂泊、归去来兮,雨打残荷……而最后俱是“悲欢离合总是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史双元聚焦22位词人的64篇名作,将词人个人遭际、心灵境况与家国兴亡交融,重申宋词审美与日常生活、生命体验的关联,在宋词这个有着最低沉和最广泛的共鸣声部,触及当下人的心灵。记忆是容易被激活的,宋词激起的,正是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也是对于自我生命中某一瞬间的记忆。
原标题:《11月文学报好书榜:世界在前进,留下燃烧的记忆》
栏目主编:陆梅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凌俊 傅小平 何晶 郑周明 袁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