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最近,俄乌前线的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乌克兰军事情报局(GUR)派出特种部队,乘美制“黑鹰”直升机潜入红军城西北部,试图营救被困的乌军高官和北约人员。
然而,直升机刚一降落,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就如影随形般扑来,最终11名人员连同直升机被“一锅端”。
这场闪电般的救援行动,瞬间演变成一场精准伏击,背后折射出俄军当前在红军城-季米特洛夫一线的战术突破速度之快,已让乌军难以招架。
![]()
红军城告急:俄军多路突进,包围圈正在收紧
根据近期俄国防部通报及战场地图分析,俄军北部集群正从红军城北郊向南推进,而南部部队则从季米特洛夫方向北上,两路兵力已逼近里夫尼村周边,形成夹击之势。
![]()
被围乌军包括第25机械旅残部、第155旅前线指挥部及第79旅部分单位,这些部队被切割在矿井巷道和郊区林地构成的“灰色地带”中,难以机动突围。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此次进攻大量利用矿区地下通道进行渗透,配合无人机全天候侦察,不仅避免了正面强攻的伤亡,还逐步压缩乌军活动空间。
![]()
有战场视频显示,俄军小型突击组甚至已渗透至红军城北部居民区边缘,而乌军防御据点因通信被干扰和补给中断,陷入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黑鹰”折翼:GUR救援行动全程遭俄军锁定
10月31日傍晚,乌克兰GUR出动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试图在红军城西北部一处林间空地实施机降,然而,从直升机低空突防开始,俄军地面雷达和红外无人机便已全程跟踪。
![]()
社交媒体流出的俄军拍摄画面显示,直升机着陆后,GUR队员迅速接应了从林中撤出的被困人员,但未等全员登机,数十架FPV自杀式无人机便从多个方向发动饱和攻击。
![]()
除11人阵亡外,直升机也被完全摧毁,这一场景与2022年马里乌波尔营救行动高度相似,再次暴露乌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突防能力不足,而俄军此次并未急于强攻被困乌军,反而“围点打援”,显示出其对战场节奏的精准控制。
全网延伸:近一个月俄乌战场的新动向
结合10月以来多方信源,俄军在红军城方向的推进并非孤例,例如,10月中旬,俄军无人机部队在阿夫迪夫卡方向同样采用“侦打一体”战术,一次伏击中摧毁乌军3辆试图补给前线指挥所的装甲车。
![]()
而乌军近期虽获得西方新一轮防空系统援助,但面对俄军密集的无人机群和电子压制,仍难以保障后方至前沿的机动安全。
另据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10月20日发布的报告,俄军近期在乌东战场大量使用“柳叶刀”巡飞弹与FPV无人机协同作战,专攻高价值目标,红军城救援行动中,乌军直升机可能因通信信号或热源暴露位置,说明俄军已构建起从侦察到打击的闭环体系。
![]()
总结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红军城周边的这场伏击再次表明,现代战争中单点突袭的风险正急剧升高。而俄乌双方在无人机运用、电子对抗与地形掌控上的差距,可能将进一步影响未来战局走向。尽管当前战斗激烈,但唯有通过实战检验与战术升级,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战场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