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下的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正迈入关键的转型阶段,其发展核心正从初期的“规模优势”向深度的“价值重构”跃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建设快充为主、慢充为辅、大功率充电为有益补充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面覆盖。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 8 年以上老旧设施、800 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
《“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这一顶层设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充电桩行业正从早期的“铺量占位”转向“质量提升”。这意味着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可能反噬充电桩品牌,成为其发展的负担。
据报道,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功率仅为45.5千瓦,90%以上的充电站采用800伏以下电压平台,伴随固态电池逐步装车应用,充电速度无法匹配固态电池车辆大功率超充需求。之前市场占有率高的头部充电桩企业,过去的低功率桩可能成为未来的枷锁,巨大的市场份额使其如“船大难掉头”,在政策及市场要求下优势反而成了劣势,需全部拆除或改造。因为早期建设的充电站多是为续航300-500公里的电动车规划,而固态电池装车后,续航将跃升至1000-3000公里,试想一下,您开着一台拥有前沿固态电池技术的车,却不得不在一个低功率充电桩前苦苦等待数小时——这种时间的煎熬与技术的先进性形成了尖锐反差,无疑是每位车主都无法忍受的体验。
类似当年手机行业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技术变革,九十年代,联想手机、夏新手机、波导手机、康佳手机、中兴等低价抢占国内市场,而2005年深圳华强北山寨机更低价野蛮抢占市场,2007年智能机时代来临,技术驱动(智能手机普及、4G/5G)和市场竞争的洗牌形成如今格局。
最近几年充电桩行业爆发,也是一样,各路人马争相杀入,难免鱼龙混杂。过去很多做钣金、变压器、电力设备、开关、电源、线缆厂商们杀入充电桩领域,低价竞争不断挑战行业品质底线,大量“僵尸桩”、“故障桩”、“充电平台广告泛滥”等现象造成大量充电用户各种投诉。此时出台政策的引导方向目标很明确,大功率、车网互动,明确成为技术核心。加上充电桩设备强制认证,目的很明确逐步淘汰低端设备厂商。
![]()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僵尸桩”、“故障桩”
毕竟充电站是靠运营赚钱的,功率跟不上,充电速度慢就没生意,再加上故障率、充电体验影响电站投资回本及收益。
那么对于电站投资人而言,要选择什么样的充电桩厂家?选择充电桩厂家该参考什么标准呢?这次政策为电站投资人选择合作厂家做了明确指引,不能再按照市场占有率来选择了。
![]()
在当前市场中,占有显著份额的头部充电桩运营商正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困境:庞大的市场占有率背后,对应的是规模可观的旧桩存量。随着固态电池车型对大功率充电形成刚性需求,叠加政策端推动设备更新,运营商不得不推进改造——从低功率桩替换为大功率超充桩,到线缆乃至变压器的全面升级,整体电站投资大幅攀升。然而,若不改造,将难以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导致用户流失;若投入改造,则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对于本就盈利微薄的运营商而言,这笔高额追加投资无疑让经营状况雪上加霜,这一风险值得市场高度警惕。
所以,对于现阶段准备投资充电站的投资者而言,在政策转向的关键时期,选择技术路线正确、研发实力雄厚的充电设备厂家至关重要。
建议选择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该资质由工信部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实力、质量效益指标"三维度综合评价,代表企业在充电细分领域的领军地位。
建议选择在大功率超充技术有优势的,股东背景可靠的,股东含科研院所、科研专家为主的。充电桩技术方面有优势排名靠前的,选择持有液冷超充、大功率单枪兆瓦级充电、充电堆功率智能分配技术发明专利做支撑的充电桩企业。这些技术直接关联充电桩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建议选择掌握车网互动(V2G)核心技术的企业,持有V2G充电桩发明专利,持有车网互动技术发明专利的企业,电站可以参与电网调峰,电站运营商可获取补贴及调度收益,比普通电站多赚钱。
未来,中国充电桩行业将从“单点布局”走向“网络生态”,从“电力搬运”升级为“能源路由”。此外,还要考虑企业是否具备微电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综合能源管理能力且拥有发明专利,毕竟充电站未来是要接入虚拟电厂等能源项目的。
最终,这场行业洗牌将勾勒出一幅全新的竞争版图:以先进技术“轻装上阵”的企业将占据主导,而背负庞大“僵尸桩”资产、尾大不掉的旧日巨头,则可能黯然离场。技术,将成为决定命运的唯一分水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