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象山县茅洋乡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新村民”——这些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的“田园实习生”,都是通过“青春有YOUNG趣探茅洋”活动招募而来。活动当天,“新村民”串门“村理人”,先后来到和光院、滩玩中心、尘外等多个新业态,感受当地青年回乡创业乐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
他们的行迹正是茅洋乡广纳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队伍的生动体现,不仅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厚植青春气息,更让青年群体的交流中相互启发、成长,坚定共同书写乡村发展的决心。
和光同尘,青春勾勒画韵新生
茅洋农民画主题馆,坐落于白岩下村和光院,简单质朴的木结构建筑如同形象质朴的农民画一样完美融入这片土地。硕大的艺术画框装置像土地生长的艺术容器,既有农民画扎根土地的滚烫,也有文创产品带着绚丽色彩奔赴日常的轻盈。
![]()
蔡何亚,是农民画馆的主理人,师从农民画艺术家顾圣亚。
她与农民画的缘分,自童年起笔,在岁月中不断铺陈、延展。“成年后,我重新学习农民画。顾老师总是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毫无保留的指导,引领我从小窥农民画门径,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茅young青年。”蔡何亚回忆道。
![]()
乡野绽放,画韵新生,“新村民”在蔡何亚的带领下,首次接触农民画文创设计。“你用的是水粉画的技法,真好看”蔡何亚感慨,“年轻人总是为农民画注入新的活力,这一乡土的艺术形式一定能在现代土壤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不一会儿,由“新村民”DIY的农民画冰箱贴便制作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光院,农民画不仅成了旅游达人打卡必囤的“贴贴一族”,更可以是新潮现代的服装和配饰。
乡野绽放,青春赋能产业提振
在象山里火龙果庄园,史英子向“新村民”分享了自己如何将一片荒地打造成生机勃勃的“乐园”的故事。“青春也可以是脚踏实地,在茅洋,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故事生动而有趣”史英子给“新村民”介绍最新培育的品种,她年少时曾在瑞士学习,在上海发展,在学习了先进的管理之后,将台湾火龙果种引进家乡象山,以脚踏实地的态度,让乡村振兴之花在茅洋土壤茁壮绽放。
![]()
“这是你们的学姐学长为我们设计的品牌礼盒”在史英子的介绍下,“新村民”陈诗垚若有所思,由她参与设计的“河姆渡泥小渡”在2025金荷奖中获得全省二等奖,此刻,她已有了提炼亮点和特色的想法。
![]()
在海花里滩涂泥玩中心,泥泞的滩涂不再是“禁区”,而是“新村民”的欢乐主场,他们化身“滩涂探险家”,弯腰寻觅红钳蟹的踪迹。“‘回村’生活也成了是我们以后的小目标之一,我们更希望有机会自己的‘乡村振兴’实验。”吴溪桐计划道。
![]()
沃土造梦,青春作答茅Young未来
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是位于茅洋乡溪口街的尘外民宿。“这是波西米亚风、这是法式浪漫风,这是侘寂风……”主理人周朝燕脚踏泥土做设计,将民宿打造成一步一景的“小世界”。
![]()
“乡村振兴过去于我而言是一个概念,现在是一份可触可感的事业”。在当地,尘外民宿也是外来媳妇等待新郎上门接亲的“亲家”之一,“看着新郎身骑白马,为他们送上鲜花和祝福,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周朝燕感慨道。
![]()
像尘外民宿这样的特色业态,在茅洋并不少见,这是近年来当地助力青年返乡落地生根,让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用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探索乡村共富的新路径。未来,茅洋乡将继续擦亮“茅young青年”IP,引领青春力量推动全域旅游优势,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队伍,共同书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