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
熊师傅,遇到导演现在这个情况怎么办?
好,先介绍几句导演面临的麻烦啊啊。
一直跟着导的一个助理,想做编剧,想了很多点子,做了贡献,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繁花》联合署名的编剧,但是导演最后就只给了一个“前期策划责编”之类的低级头衔。
助理交涉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就咔咔放偷录的录音,导演私底下和编剧蛐蛐别人、呲噔别人的难听话,就都公布于世了。
首先说一件事:离这种爱录音的人远一点,我也会教大家怎么录音取证,之前在视频号上我专门讲过,但这种非常手段,职场上主要是针对犯罪证据的,比如老板诈骗、性骚扰,或者直接要违规炒掉咱们,那咱们取这个证据,这叫为民除害。
日常工作中也一直录音的人,我不评价善恶啊,但是我绝对不雇这种人,也不跟这种人做朋友。
有一年有一位影响力颇大的男士,在自己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上发现了录音设备,当时就怒了,把办公室工作人员叫来训话,下面的人只好吐露实情:“我们觉得您的命令比较多,根本记不下来,就想要录下来更好地记住、执行。”
领导很生气,办公室负责人后来吃了十几年的苦头。
说远了啊。
怎么防备这种私下录音呢?三个原则:
1.人越多,话越少;
2.衣服越多话越少;
3.早点下班,赶紧回家。
先说人越多话越少。
这个好理解,比如、阿雯、阿二三位在场,那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你说阿雯胸大,阿二就录下来了,这就很麻烦。
你说一个女士胸大,合法的就只有一个场景,就是你俩两个人在场,而且有亲密关系的时候。有第三个人在,或者你俩不是那种关系,这就是骚扰。
你去一个饭局,桌上三四位第一次见,你就敢唱地方小戏,还任凭他们拍视频,那你得工作大概率就保不住了。
然后说衣服越多话越少。
后台有朋友问我一些比较犯忌讳的事,比如前几天有读者问我,给领导送小黄鱼怎么送,我说这个不行,绝对不行,不能说。
我能跟什么人说这种级别的事呢?首先认识五年以上的朋友,其次,我和这朋友一起泡在游泳池、温泉或者海里的时候。
绝对不和穿着厚外套的人谈论别人的隐私或者重要的秘密。
最后说早点下班、早点回家。
进过剧组的朋友都知道,剧组这玩意为什么总出事?桃色丑闻也有,危险的冲突也有。
因为进组的时候,大家工作生活都在一起,没有“回家”的概念,最重要的几个主创,每天18小时可能都混在一起,那不出事才怪了。
像自古以来就有任性随意拖延超期的恶习,这种习惯在艺术家来说,还挺酷的,但是你做他的投资人和小弟,就苦不堪言了。
工作狂总跟团队老呆在一起,人都是有说话、倾诉的欲望的,倘若变了老登,就还多加一个点评的冲动,总要发现一点真知灼见,断给年轻人,自以为这就是对对方好。
这个时候说话是不会有把门的,对方的江湖地位、能力增长、名声、前程,都仰我的鼻息,他跟我是人身依附关系,他难道还敢扎我一刀不成?
有了这种念头,说话的尺度就会特别大。
对方在乎江湖地位、前程的时候,这件事自然通顺,如果对方不在乎了,想要同归于尽,那就什么都无所谓了。
健康的做法,就是尽量把家人接到拍摄地附近住。
每天去了就拍,工作的时候就认真讨论,工作完也别跟团队闲聊,收工了就赶紧回家,跟老伴儿、跟孩子、跟家里小狗小猫去说心里话,把谈工作的和谈心的人分开,就不会出这事儿了。
这是一种美德,叫做慎独,就是别管周围是不是最亲近的人,或者都是我的小弟,我都只说能在外面说的话,只说对的话,不说得意忘形的话,不说伤害第三人的话。
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没那么有意思,但是其实不太有意思的人,往往更可信,更可靠,更可爱。
人不需要那么多事关心事的私密沟通的。
兴趣爱好越多,这种倾诉欲就会越少。
![]()
p.s
如果闭不了嘴,就写个诸如“沉默是金”“免开尊口”“慎独”之类的条幅,挂在自己屋里墙上。
真的有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